久闻“日坛”之名,日坛为京城“五坛八庙”之一,是历代帝王祭祀太阳神的地方。而今以趣、幽、静、美的景致为特色,于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之外,更显得绮丽灵秀。闲暇之时,便慕名寻访,以探寻源远流长的祭日典仪文化。
乘1路公交车到日坛路站下车,向西行至不远,便是南北走向的日坛路。由此沿着白杨树掩映的林荫道一直往北而行,几分钟之后,来到日坛公园的大门。
进入大门后便看见一座覆着琉璃瓦的三楹拱形大门,高大而气派,这便是日坛的正门——西天门。因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们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所以日坛坐东朝西,以与京城西部的月坛相对应。
见附近竖立着“日坛公园导览图”及“日坛”介绍,便走近观看。
原来,日坛又名朝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03年),由北天门、具服殿、西天门、神路、坛台组成。由于祭拜的对象为太阳,故坛内各建筑的长、宽、高等尺寸之尾数皆为阳数(奇数)。建成当年,“春分,于朝日坛祭奠大明(太阳神),隔年,帝亲自祭祀。”皇帝由北天门步行至具服殿,通过神路进入坛台祭祀,此后又定下规制:甲、丙、戊、庚、壬年,皇帝亲自登坛祭奠;乙、丁、己、辛、癸年派遣礼部官员祭祀。祭日时,坛上正位设金版,用红字撰写大明神位的字。此规制延续到清代。
日坛正式作为帝王祭祀太阳的场所,是在明隆庆元年(1567年),在此之前祭祀太阳都是在天坛圜丘外从祭。此后又分别有明崇祯,清乾隆、嘉庆和道光4位皇帝到日坛亲祭,最后一次是清宣宗皇帝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亲祭。此后祭日的礼仪渐渐荒废,护坛人员裁撤,多年失管、失修。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坛内建筑由于无人管理逐渐破败。此后经过多次修葺,辟为日坛公园,而今主题古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置身于此,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皇帝祭日祀典仪的场面是何等壮观。御驾而出,卤簿仪仗,百官相随,鼓乐齐鸣,尽显皇家仪式之隆重与威严。
明嘉靖年进士、户部主事王慎中参加过日坛祭祀活动,他曾赋《东郊朝日坛》诗记录了当年祭日祀典仪的场面与感受:“扈扈崇坛冠景岗,翔梧灌梓郁分行。金铺翼凤层壝列,玉磴疏龙四陛张。云气承晖皆赤色,灵坻郊位正青方。欲观圣制光宸极,为识群心奉太阳。”
绕过西天门,是绿树掩映的神路,向东一直延伸到拜神坛西棂星门前,这条神路是皇帝率领众大臣行祭日典仪的必经之路。岁值春分,皇帝行祭日典仪当天,通常按大驾卤薄礼制从北天门到具服殿内更换红色祭日朝服,洗漱,等待卯时太常寺奏请皇上行礼鼓乐,皇帝出具服殿自西天门经神路,由西棂星门入方坛上行礼,礼毕出北天门摆驾回宫。
来到拜神坛前,但坛门紧闭,暂不开放,从白石棂星门的缝隙中可窥到广阔的平地中间的祭坛。
拜神坛以圆墙而围,红墙绿琉璃瓦覆顶,高两米有余,圆墙东、南、西、北各设一门,称“棂星门”。其中东、南、北为两柱对开朱色木门,正西设三门六柱对开朱色木门,三门之间有红墙相隔,中间一座略高,庄重而古朴。
拜神坛台面为方形,以遵循“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西向只设一层,四边各有九级台阶。坛面墁红色琉璃砖,象征着太阳,清代改为金砖墁砌,以彰显皇家的气派与奢华。
在西棂星门外南侧有一奇特古树,树下竖立着一块介绍牌,原来这就是日坛内著名的“九龙柏”。
仔细观看,这棵古柏九根弯曲的枝干遒劲有力向上延伸着、生长着,犹如九条苍龙,故名。虽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依旧有几个枝干仍郁郁葱葱,显示着强劲的生命力。
穿过林荫小路,我来到日坛西北角的一座方形院落前,只见门前悬有“具服殿”的牌子,这里就是祭祀时皇帝休息更衣的所在。只是鲜红的大门紧闭着,门两旁白色的石狮子守职的蹲在那里,尽显庄严之气。附近还有神库,也为方形院落,是安奉大明神位的地方。神厨三间,门朝南向,是放置加工祭祀供品的地方。但都没有开放,只能从门缝里简单看一看。宰牲亭位于日坛的东北角,为木质结构,屋檐和梁上有精美的旋子彩画。当年是用来宰杀牲畜以朝拜太阳神的地方。
寻访了日坛的主要古代建筑,我向南而行,远远看见南门通道的尽头有一幅巨大的壁画,于是走近观看。原来是一幅祭日五彩壁画,由瓷砖烧成拼贴而成,绿色琉璃瓦顶。壁画正中是被火焰包围着的“金鸟”太阳神,上方有“飞天”追捧,下方为帝王、群臣及百姓祭祀太阳神的隆重场面,两侧是“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的传说,场面显得既庄重又热烈。
日坛占地面积不太大,虽然地处市中心,但仍不失幽雅之景致,而与祭日相关的主要古建筑尚存,显得古朴而凝重。
在此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便寻访了主要建筑景观,也感受了一份浓郁的古代祭祀典仪文化。
□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