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用信息技术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效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综合办公室干警敖然:
用信息技术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效率

 

不久前,在北京法院第一届司法政务技能比赛中,来自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综合办公室的干警敖然获得信息技术专业第一名,获评“政务标兵”。入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5年来,她立足信息技术工作,当好技术和业务的转化桥梁,提升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效率。

作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门法院,一直以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从多方面推进改革举措。倡导网上立案、探索商标行政案件繁简分流和诉前化解、推进上诉移送管理集约化……每一项举措背后,都与信息化息息相关。自从2017年敖然入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为信息化项目小组的一员以来,信息技术保障就是她每天忙碌的工作内容。

在推进上诉移送集约化管理时,为有效告知当事人这一新举措并第一时间收集上诉意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司改团队提出了设置二维码的需求。为了尽快配合技术落地,敖然和需求部门与多家技术厂商讨论、确认需求实施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了解决方案,二维码被附在了每一份裁判文书上。有了这个二维码,当事人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就能提交上诉意愿,获知上诉流程,极大便利了当事人提交上诉意愿。

面对一个个诉求,敖然总是认真聆听。搞懂问题症结后,她再带着技术骨干们逐一梳理。她尽心尽力想办法解决每一个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当好技术和业务的转化桥梁,让大家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随着经手的工作越来越多,敖然逐渐发现,法院信息化工作既要重建设,也要重应用、重管理。为帮助当事人、人民陪审员、调解员、法院干警熟悉和掌握各类应用系统使用,近年来,她带领技术运维人员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20余次,不仅总结梳理了便于理解使用的系统操作指南,还组建专门技术支持群等等,通过线上线下各种途径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疫情期间,敖然和同事们并肩作战,保障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调解、送达、开庭等各项审判工作正常开展。工作之余,她参与撰写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借力信息化提升审判效率》《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多举措推进电子送达应用见成效》等文章,总结宣传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信息化应用好做法。

多年来,敖然对于法院信息技术保障的专业化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高远的目标。“我将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求索,为知识产权审判注入动能,为智慧法院建设贡献力量。”她说。

□本报记者 盛丽/文 通讯员 李阳/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