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这一相对生僻的医学术语,如今已成为人们最熟悉的词汇,即通过呼吸道标本采集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是目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
在没有先进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发现和确定病例的呢?“四诊法”是谁发明的?问诊《十问篇》又是谁编写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悬丝诊脉”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问诊有哪些奇妙的方法……
战国时期扁鹊发明“四诊法”
扁鹊并不是其本名,他为姬姓,秦氏,名越人,“扁鹊”是他的雅号。
据传,扁鹊曾居住在中丘(今河北省内丘县)蓬鹊山的九仙洞中,从师于名医长桑君。长桑君医术高超,尽传其医术禁方于秦越人,特别是还将自己研习多年的切脉、望色、听声、言病等几种方法传给了他。得到名医真传之后,秦越人便行医于列国的民间乡里。
一日,他行至晋国(今山西省中北部、河北省中西部),正遇上赵简子(原名赵鞅,时为大夫,专理国事)患重病,已昏迷多日。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巧遇秦越人行医至此,便将他请入府中,给赵简子治病。
秦越人通过把手切脉和贴近病者胸体静听,察觉到赵简子的心脏还在轻微跳动,仔细观察其面色,尚有光泽,又通过与家人交谈,了解到当时晋国内部斗争非常激烈,于是断定赵简子由于在内部斗争中用脑过度,急火攻心,导致心气不畅,一时昏迷。经过他的精心治疗,三天之后,赵简子便苏醒过来,又经过十几日调理,便痊愈了。
回到寓所,秦越人百日而不出,反思详虑,通过对百余病者医治之法及疗效的分析,顿悟医法,便有了“望诊”,即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各种形态;“闻诊”,即通过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散发出的气味;“问诊”,即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切诊”,即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桡动脉了解脉波形态,简称“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法”。此后,他便以“四诊法”行医,救治病者无数。由此可见,“四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以此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因秦越人得名医真传之地蓬鹊山九仙洞上面有一翩翩欲飞之石鹊,故尊称其为“翩鹊”,意为他像翩翩飞翔的喜鹊一般,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后世称其“扁鹊”。“扁”有biǎn与piān两种发音,“扁鹊”之“扁”应为piān。司马迁在《史记》中还记述了扁鹊行医的事迹,名为《扁鹊仓公列传》。
明代张介宾以“十问篇”问诊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末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因行医时善用熟地黄(药名),人称“张熟地”。他十三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尽得其传。中年从军,解甲后归隐乡里,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奉为“仲景东垣再生”。“仲景”即东汉医学家张仲景,东垣为金元时医学家李东垣。
在行医中,张介宾发现不少乡里郎中问诊的方法过于简单,不能问及和了解病者各种病态,便轻率开列医方,时有误诊与错列医方而致于人命。
绍兴之东上虞县有汪姓郎中,十八岁到绍兴府一家药铺学徒,遂拜坐堂大夫学医,几年后设堂开诊。一天,上虞知县之女患病,浑身发冷,时有吐泻,汪郎中得知后便来到知县府上,简单问了几句便开了药方。谁知姑娘吃了药后,吐泻不止,脸色发青,上气不接下气。此时有人把张介宾请来,他给姑娘号了脉,又看看舌苔,再问病态等,遂断道:“姑娘是因受凉偶感伤风,本无大碍,怎么会吐泻得这样厉害,气血也不足呢?”知县便把汪郎中给女儿看病的事儿告诉了张介宾。他看过汪郎中开的药方后,眉头一皱,说道:“姑娘本是伤风导致呕吐,怎么能开大黄、巴豆这些泻药?这样病情会越来越重!”于是,张介宾赶紧开了止吐止泻的药方,并亲自煎熬,让病者服下。第二天,姑娘就不吐不泻,气色也好多了。知县是千恩万谢。
此事令张介宾思谋多日,深感问诊仍治病之首要,问诊不周全,难以对症下药。医者既要有医德,更要有医术。遂设堂讲学,义务传授问诊之术,一时间登门学医弟子极多,而他将问诊之术作为首要内容,传于众弟子。
此后,张介宾“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于天启四年(1624年)辑成《景岳全书》64卷,其中《传忠录》中有“十问篇”,即问诊的十种方法:“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并强调“十问者,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误施治耳。”因“十问篇”言简意赅,方法简便易行,受到后世医者的推崇与应用,而张介宾被后人誉为“仲景之后,千古一人”。
亦真亦假的“悬丝诊脉”
在古装影视剧中,时有医者“悬丝诊脉”的情节。即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给女患者看病时,把丝线的一头搭在女病人手腕上,另一头则由医生掌握,医生凭借从悬丝传来的手感猜测、感觉脉象,诊断疾病。
“悬丝诊脉”之说,可追溯到唐代。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怀孕十个多月不得分娩,且重病在身,虽经宫廷太医精心诊治,病情仍不见好转。近臣李勣(徐茂公)奏请太宗,欲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名医孙思邈进宫,为皇后诊治,太宗遂恩准。
孙思邈被召至宫内,因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礼教,故不得接近皇后。他一面叫来皇后身边的宫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病历处方认真审阅。据此便掌握了皇后的病情。遂取出一条红线,叫宫女把线的一端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隔着罗帐,他捏着这条线为娘娘“切脉”。根据丝线的抖动,片刻功夫,便对皇后的疾病作出了诊断。然后,他向太宗禀告:“从脉象上看,娘娘滞产不娩,只需在中指上微刺一针即可,再服药几日,娘娘的玉体就能康复。”太宗欣然同意,宫女遵从孙思邈的吩咐,便将皇后的左手扶出帐外,便手持银针,在其中指(中冲穴)上迅速刺拔。针后不久,皇后便顺利分娩。随后,孙思邈又为皇后开了药方,服药不多日,病愈康复。由此,便有了“悬丝诊脉”之说。
历史上是否有“悬丝诊脉”,说法不一。有研究者考证历代医典史籍及名医传略,鲜有提及“悬丝诊脉”者。
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慈禧太后诊病的江苏名医薛宝田(字心农,江苏如皋人),在《北行日记》中记下八月初六日为慈禧太后号脉的情况:“皇太后命余先请脉。余起,行至榻前。榻上施黄纱帐,皇太后坐榻中,榻外设小几,几安小枕,皇太后出手放小枕上,手盖素帕,唯露诊脉之三部。余屏息跪,两旁太监侍立。余先请右部,次请左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进宫承差的太监信修明(又名信连甲)记下了太医给慈禧太后治病的具体情况:“大夫进殿先是跪安,太后将手伸出,放在脉枕上,妈妈、女子代蒙一块绸布,两位大夫跪在左右,各诊脉一次。”由此可见,清宫诊脉是医者用手指触碰病人的手腕,与常规的诊断方法没有异常,并无“悬丝诊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写到医生给女患者看病的情节,只是放下帷幔,露出手来,让医生把脉。即使御医给贵妃(元春)看病,也没有“悬丝诊脉”。
《古代医事档案》称:“悬丝诊脉”可谓亦真亦假。所谓真者,清朝宫廷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只是一种形式而矣。原来,清代大凡后妃们生病,总由贴身的太监、宫女介绍病情,太医详细询问情况。当基本掌握病情后,太医便胸有成竹地“悬丝诊脉”。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尤其是避“男女授受不亲”之忌;二是利用“悬丝”之时,暗思处方之事;三是故弄玄虚,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不论医术多高明,仅靠“悬丝诊脉”是看不好后妃、公主病的。
古代医者行医时如何解决男女授受不亲的问题?《趣话中医》列举两种办法:一是医者随身携带一方丝帕,等到给女病人看病时,就把这方手帕罩在病人的手腕上,然后诊脉。明代儒医李梴《医学入门》曰:“随其所便,或证重而就床隔帐诊之,或证轻而就门隔帏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贫家不便,医者自袖薄纱。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二是医者随身带一人体模型,让女患者在模型上指出自己病痛的部位,这样可以避免女病人的尴尬,也从侧面辅助诊断。当然,这些手法是非常考验医者的诊断水平的。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