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顺义区在分类施策上更加注重普惠化、特色化、精细化,助推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集体林场用工、开发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今年以来,截至目前,顺义区农村劳动力参保4843人,参保率达80.01%。
就业政策更实了
2021年12月,顺义区出台《关于发展新型集体林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新型集体林场招用本区劳动力加大政策扶持,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工资性补贴等。政策出台后,张镇新型集体林场作为顺义区第一批试点新型集体林场,迅速推进镇域内劳动力就近养山养林就业,截至目前,已有职工516人,其中镇域内劳动力455人,占比88%。
今年,顺义区出台了《关于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新政策对于招用转移就业登记农村劳动力或未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农村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分别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或10000元的标准给予工资性补贴。对于未参加过职工社会保险的农村劳动力,初次实现就业或灵活就业给予每人5000元一次性就业参保补贴等政策,促进顺义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今年以来,共兑现政策资金6627.03万元。
家住大孙各庄镇前岭上村的郭伟跨区域就业,每天要乘坐空港2路和顺17路公交,单程约40公里,时间成本高。在得知顺义区对河东地区前往首都机场及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顺义园的劳动力给予通勤补贴后,他向镇市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最终领取到了一年1000元的通勤补贴。河东地区因受区域功能定位影响,不少人选择前往经济功能区就业,但交通、时间、生活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跨区域就业的积极性。在全市,顺义区通过率先对“4045”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给予社保补贴,对到经济功能区内稳定就业满一年的河东地区和北石槽镇劳动力给予1000元的通勤补贴,有效提高了劳动者跨区域就业的积极性。
就业渠道更宽了
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顺义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产员工化+灵活就业”等举措,为农村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顺义区人力社保局加强托底安置,促进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就业,指导各街镇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托底安置功能,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河东地区提振进程中,促使更多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在环境维护、垃圾分类、综合治理等岗位实现托底就业。目前全区共有公益性就业组织25家,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1971人,其中安置了农村就业困难人员636人。顺义区人力社保局指导木林镇、北石槽镇、大孙各庄镇、龙湾屯镇等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率先开展消防安全协管员岗位试点工作,通过召开拓岗推进会、听取试点单位经验、提供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属地开展消防安全协管员岗位试点工作,目前共有64人办理入职消防安全协管员岗位手续。
在创新就业模式方面,该区人力社保局引导合作社公司化运营,帮助在一产固定岗位、常规时间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的正规就业;针对在临时性、季节性岗位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给予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确保享受稳定退休保障。
在此基础上,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北京顺天意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吸纳赵全营镇周边农民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00余人,每月工资4500元左右,并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社员年终盈余分红户均18000元。
就业服务更细了
2022年,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依托“就业快车”网站、“顺e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举办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9场,发布就业岗位1760个,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在打造“区级综合专业化、镇(街)规范标准化、村(居)方便个性化、企业全面多元化”就业服务体系时,1690名就业服务人员深入各镇(街)共采集用人单位招聘、政策咨询等诉求2337个,重点群体求职登记、政策咨询等诉求19404个,解决率100%。
顺义区人力社保局还探索出了“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依托劳动力就业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统计服务系统两个系统平台,将全区劳动力就业数据采集入库,实现就业信息一网采集、一库监测、一图展示,做到实时检测劳动者就业状态以及企业用工情况等。目前,两个系统平台共涵盖重点企业4012家,从业人员45.6万人。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马跃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