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另一半总“查岗” ,我感觉喘不过气来,咋办?
马拉松赛前,运动风险评估必不可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拉松赛前,运动风险评估必不可少!

 

日前,北京马拉松赛事即将鸣枪起跑,这吸引了众多长跑运动爱好者的参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长距离、且有一定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的身体状况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参与马拉松前应进行精准的运动风险评估,在规避意外伤害的同时,可以结合自身运动能力制定个体化训练和比赛计划。

随着北马的临近,很多跑友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他们有的是马拉松“专业粉丝”,有的至少有3年以上跑马经历,有的已连续10年在该院功能检测科进行赛前运动风险评估。他们中间有些人看上去身体强壮,运动能力也不错,然而在完成评估后,却将自己的跑马之旅,按下了暂停键。他们虽然很无奈,但更多的是不可思议。跑友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有5年跑马经验,三年没有参加比赛,此次北马一开放报名便慕名而来。科室医务人员先了解了他的既往病史、运动史及相关症状体征,又分析了他的本年度体检报告。由于他曾经出现过心电图异常,作为高危人群接受科室进一步检查:心脏超声提示心功能良好,但运动心肺试验出现了明显的ST-T改变,也就是心肌缺血的征象,之后的心肌酶结果也相应增高,据此可判断他的运动风险等级为:高级,暂时不能参与剧烈运动。经过调整训练和积极治疗,王先后目前情况稳定,但能否参加今年的北马还需查看下一次评估结果……

自2012年起,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就开始为专业运动员、运动爱好者以及体育赛事提供运动风险评估和医学测评服务。据专家介绍,有些看似健康的参赛者在心电呼吸血压等指标的全面监督下,纷纷暴露出身体各系统隐藏的问题,运动测试中发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过高等问题屡见不鲜,比例高达30%。他们当中90%的人平时并没有感到身体不适。经过科学的运动风险评估后,极大地避免了平时“十分健康”的人在运动中发生意外甚至猝死的情况。

专家介绍,完整的运动风险评估与日常体检有重合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区别,包括身体素质和疾病评估、心血管风险评估、肢体风险评估等几个部分。医生会根据比赛项目特点和参赛者的自身情况选择精准、有针对性的测试内容,比如肺通气检查、心脏彩超、运动心肺试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测评、平衡柔韧爆发力以及各种血尿生化检查等。根据测试结果尤其是模拟比赛状态的运动试验,给出客观直接的评估。低风险人群可以继续参与训练和比赛;中等风险人群需要在严密的医学监督下,按照运动处方参与训练和比赛;如果被评估为高风险,就需要在短期内限制运动,甚至完全停训休息,1-3个月后再进行复查。

专家提醒,赛前一周、一个月、三个月,都是进行运动风险评估的重要节点。近日,一知名企业青年高管跑完28公里不幸离世,不免令人痛惜。这再次提醒每位跑友应该提高“科学防范运动风险”理念,平时运动中就需格外关注自身“求救信号”: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憋气、极度疲乏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一步查明病因。尤其是在参加剧烈运动或大运动量活动前,更需要对身体进行一个“体检”,来一次“运动风险评估”。(梁辰、张建红、高璨)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