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房山
3上一版
 
“拿地即开工” 房山跑出加速度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营商环境使出硬招数
“拿地即开工” 房山跑出加速度

 

金秋结硕果,匠心启新程。10月24日,值此丰收时节,在位于苏庄地铁站以南的北京房山区佳世苑三期项目施工现场,举行了房山区“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开工仪式。

今年9月,在北京市三批次集中供地项目中,北京建工地产摘得了“房山区西潞街道佳世苑三期FS00-0113-0008、FS00-0113-0009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项目”,这宗地价不高、规模不大的土地今天却引人注目,创造了从拿地到开工的最快记录,同时,高品质建设项目的引进,为房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那么,房山区是如何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提升区域城市品质过程中,房山区委区政府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记者进行了采访。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多、材料复杂、耗时较长,一直是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一道难题。企业要想开工建设,要像接力赛一样跑完多个部门,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才能拿到全部施工许可手续。

记者了解到,2022年9月,在疫情后恢复经济产值的特殊时期,面对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节点和企业对于开工的迫切需求,倘若按照传统的“供地—设计—招标—施工”模式,“拿地即开工”基本无法实现。

于是,项目落地过程中很多审批工作都要前置,以此来缩减时间。为此,今年三季度以来,房山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一区一城”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出台了《房山区“拿地即开工”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通过试点方案突出服务企业,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提供全程精准帮办,提高效率,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

试点方案打破原有各部门互相前置的审批模式,由区政府统筹领导,区住建委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区发改委、区规自委、区园林局、区人防局等多个审批部门通力合作、并联服务,统筹推进项目全流程手续办理,各相关部门主动做好审批手续办理衔接。

一方面,房山区住建委按照房山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力争做实做细工作任务,第一时间会同区发改委、市规自委房山分局等相关单位成立“拿地即开工”政策研究专班。由房山区政府主管副区长调度,房山区住建委牵头,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通过告知承诺制、前置预审查服务等创新工作方法,制定了《房山区“拿地即开工”试点方案》,打破过去逐个环节推进的工作模式,通过“确定意向单位”、开展“规划设计方案预审服务”“预立项”及 “预招标”等多项举措,确保实现审批全速推进。

与此同时,为保障佳世苑三期项目快速落地,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督促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期间,房山区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靠前站位,明确各项手续办理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和详细资料等内容,与项目单位相关负责人建立长效联络机制,进行全流程跟踪,遇到问题立刻协调解决,为项目快速落地梳理出了清晰、明确的路径。虽然对于审批服务的推进调度已近极限,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的原则,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牢记依法行政要求,确保所有审批手续完善合规。

就这样,在房山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努力和推进下,北京建工地产摘牌后,于2022年10月22日取得土地交接单,当天就由房山区住建委为其核发了《施工准备函》,批准开展土护降工程施工,并于10月24日正式开工。

有关人士表示,这一快速开工记录的实现得益于串联改并联、前置预审查、告知承诺制、工程预招标等一系列创新工作举措,将传统的供地到开工周期从100多天缩短至1天内批准土护降开工,实现了国有资金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均可“拿地即开工”。

作为首批试点项目,佳世苑三期工程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这项重要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将为切实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北京建工房山区佳世苑三期项目可以说是“房山速度”、“建工速度”联手的最新见证,项目自获取以来,在房山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突破性成了北京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让“等地期”转化成为项目加快建设的“提速期”,为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设按下了“快捷键”!

当天,在开工仪式现场,房山区住建委建设管理科科长董金强接受采访时表示,房山区致力于提升区域城市建设品质,推动高品质居住项目尽快开工。项目作为房山高品质社区,承载了居民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拿地即开工”的做法,让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加速。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房山区住建委将按照房山区委区政府要求,与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将持续优化试点方案,建立长效机制,根据项目类型、投资主体、工程类别等实际情况,围绕审批全流程涉及到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形式、注意事项等,量身定制个性化、专业化、集成化服务方案,实现“一企一策”精准办。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对申请单位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做到放管结合。以上众多举措的施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博雅/文 陈艺/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