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维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法院为何判定员工的承诺无效?
遭遇“软暴力”侵害如何正确维权?
超市挂靠商场经营 违法解雇员工谁担责?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遭遇“软暴力”侵害如何正确维权?

 

王某等人经常以某合作社名义非法向他人发放贷款,其中,职工孙某曾向其借款,并由李某担保。后孙某不能及时还款,王某遂伙同他人多次进入孙某家中,采用言语恐吓、摆放花圈等“软暴力”方式催款,严重扰乱了孙某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王某等人还通过非法拘禁、殴打的方式向担保人李某索债。近日,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

评析

近年来,利用“软暴力”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与传统意义上的暴力手段相比,“软暴力”除了会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和社会秩序之外,更容易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伤害。那么,什么是“软暴力”?“软暴力”有哪些常见手段?遭遇“软暴力”侵害应当如何正确维权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软暴力”常见的手段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跟踪贴靠、扬言传播疾病、揭发隐私、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破坏、霸占财物等;第二类是扰乱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秩序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破坏生活设施、设置生活障碍、贴报喷字、拉挂横幅、燃放鞭炮、播放哀乐、摆放花圈、泼洒污物、断水断电、堵门阻工,以及通过驱赶从业人员、派驻人员据守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厂房、办公区、经营场所等;第三类是扰乱社会秩序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摆场架势示威、聚众哄闹滋扰、拦路闹事等。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信息网络或者通讯工具实施,符合《意见》规定的违法犯罪手段,也可认定为“软暴力”,即“软暴力”既可以以线下方式实施,也可以在线上实施,比如通过网络泄露他人隐私、发布不雅视频等。

那么,“软暴力”与“硬暴力”有何区别呢?传统意义上的暴力一般针对人的身体实施,与人的身体有物理上的接触,可能直接造成人身损害。如对人身体各个部位施加的攻击性行为,推搡、拳打脚踢、扇耳光、使用器物伤害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暴力。而“软暴力”的实施手段主要表现为通过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人形成心理强制或者限制人身自由,危害后果具有滞后性、非直接性,结果主要表现为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等。单从这些行为方式上看也许并不构成犯罪,但是这些“软”行为和暴力行为能产生同样的法律后果,同样能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生产经营。

关于实施“软暴力”犯罪行为可能触及的罪名,《意见》作了明确规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软暴力”手段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可能构成《刑法》上的敲诈勒索罪;如果以“软暴力”手段非法侵入或者滞留他人住宅的,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如果有组织地多次短时间非法拘禁他人,非法拘禁3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在4小时以上,或者非法拘禁他人累计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实施“软暴力”同时构成多种犯罪的,应当根据《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择一重罪处罚。

现实中,不少受害人在遭受“软暴力”的初期一般会选择忍耐。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软暴力”程度加剧,身心俱疲才会选择报警。对此,受害人无论因为何种原因遭遇何种形式的“软暴力”,都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反映,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张兆利 律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