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明清朝廷对浪费粮食行为 是如何严惩的?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粮食日”再谈惜粮
明清朝廷对浪费粮食行为 是如何严惩的?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人们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警醒人们要珍惜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历代政府都提倡节约粮食,对任意糟蹋浪费粮食者还会予以严厉处罚。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明清时期的朝廷是如何惩治浪费粮食行为的。

明成祖严厉处罚糟蹋粮食的太监 万历皇帝革去浪费粮食官员的职务

国人一向以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为美德,即便贵为天子,也概莫能外,并对浪费粮食的行为予以严惩。

据《明代史话》记载:明朝初期,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对于历代君主纵欲祸国的教训极其重视,其称帝以后要求“宫室器用,一从朴素,饮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过奢,伤财害民。”他尤其重视粮食问题,曾下令:“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即分田地给农民,多种蔬菜、粮食,且免除三年税赋。并提出“粮长以田多者为之……粮万石,长、副各一人。输以时至,得召见。语合,辄(zhé)蒙擢(zhuó)用。”即鼓励多种粮食,且种粮大户还可以提拔当官。

明成祖朱棣素以节俭著称,对肆意浪费行为会给予严厉处罚。曾任礼部尚书的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记载了朱棣惩罚糟蹋粮食太监的史实。

一天,朱棣上完早朝后巡视皇城,来到万岁山(今景山)北面太监住宿的院落。刚一进门,就看见两个太监正用大把大把的白米喂鸡,地上撒了不少的米粒儿,便勃然大怒,厉声训斥道:“此辈坐享膏粱,不知生民艰难,而暴殄(tiǎn)天物不恤,论其一日养牲之费,当饥民一家之食,朕已禁之矣。尔等职之,自今敢有复尔,必罚不宥。”随即令人将这两个糟蹋粮食的太监重笞(用鞭杖或竹板打)二十板,而后枷号(枷标明罪状示众)半个月。此事很快在内官(太监)中传开,谁也不敢再肆意糟蹋粮食了。

万历年间,京城的酒楼里悄然兴起“轮转宴”,即官员之间请客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分次上菜,每次上四碟八碗十二道菜,待品尝后撤下,再上一轮,循环往复。最初是上三轮,后来相互攀比,有的上五轮,有的上六轮。而所上饭菜大多吃不了几口,就被倒掉了,为的是摆谱儿、讲排场、要面子,但此举浪费了许多粮食。

据说,这种“轮转宴”明初时在应天府(南京)就曾出现过,并被朱元璋惩罚,想不到200年之后又在北京城兴起。此事被禀报给万历皇帝后,他十分震怒,随即令人彻查。不久,便在京城多家酒楼查出摆“轮转宴”的大小官员十余人。

几天后,上早朝时,万历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训斥了那些为了面子、排场而肆意糟蹋粮食的官员,并当廷将近日被查出吃“轮转宴”的官员全部革职,交锦衣卫镇抚司(专职审理皇帝钦定案件的机构)查办。随即这些人被摘下乌纱帽,押解出廷。在场的文武百官见了,一个个无不胆战心惊,此后官员的奢侈之风大为收敛。

明清时,京城的粮食多由漕运送至京城,并设置多处仓场,“京仓为天子之内仓,通仓为天子之外仓”。明朝设有7座规模比较大的官仓,因为粮米都是从齐化门(今朝阳门)进城,所以这些粮食都集中在东城,有海运仓、北新仓、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富新仓、禄米仓,它们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

崇祯皇帝继位后,明朝已近衰落,但他仍勤于政事,生活节俭,尤其重视粮食问题,据传他曾几次巡视京城的仓场。

崇祯八年(1635年)六月,崇祯皇帝巡视至朝阳门内南新仓时,见廒外晾晒不少发霉的谷物,当即质问随行的户部尚书:“谷物因何发霉?”户部尚书连忙唤来仓场主管询问。仓场主管不敢隐瞒,如实招来。原来是仓廒失修漏雨,致使谷物被雨水所浸而发霉。崇祯帝问有多少谷物被雨水所浸,仓场主管说有百余石(dàn,古代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一石约合今天的60公斤)。崇祯帝闻听,顿时大怒:“官仓之谷物乃从千里之外漕运到京,从种到收,再运至京城,有多少人付以辛劳?尔等竟如此管护,糟蹋如此之多的谷物,户部尚书、户部侍郎、仓场总督罪责难逃!”随他而来的户部尚书连忙跪到地上:“为臣失职,是为臣督察不力,为臣罪责难逃,请万岁惩处!”“如此胆大妄为之徒,定当严惩!”崇祯皇帝说完,拂手而去。

几日后,仓场总督、大使、副使、攒典等大小十几名官员因管理仓场失职,致使谷物发霉百余石而受到重笞(用鞭杖或竹板打)或革职官,连户部尚书、左、右侍郎等也被问责。

清雍正皇帝为节约粮食传两道圣旨

道光皇帝严惩浪费粮食的八旗子弟

清代初期,康熙对各种花费严加限制,要求节俭,不许浪费,尤其是粮食。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曾教导后代子孙:“夫天地之生成,农民之力作,风雷雨露之长养,耕耘收获之勤劳,五谷之熟,岂易易耶?……奈何世之人惟知贵金玉而不知重五谷,或狼籍于场圃,或委弃于道路,甚至有污秽于粪土者。轻亵如此,岂所以敬天乎?夫歉岁谷少,固当珍重,而稔岁谷多,尤当爱惜。”既说明了劳作苦,更要求珍惜粮食。

雍正继位后,同样大力倡导节约粮食,他曾为剩粥剩饭的处理和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先后下了两道圣旨。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下圣旨:“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意思是说凡是粥饭和肴馔等食物,吃过后如果有剩余,切不可抛弃沟渠,倒是可以给服役的下人食用;凡是人不可再食用的,则可以用来喂猫、喂狗;如果连猫狗都不吃的,那就把它们晒干用来喂养禽鸟。并强调剩饭剩菜断不可随意丢弃,凡是肆意浪费粮食的,一旦被发现,必定治罪。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再发圣旨,针对剩饭被“抛弃沟中,不知爱惜”现象,强调“上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即如尔等太监煮饭时,将米少下,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并说:“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惜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

据《北京漕运及仓场》记载:有一年清明节,雍正皇帝到东陵扫墓祭拜,随后着便装巡视漕运。当来到张家湾码头时,见不少的稻谷散落于地上,不由得眉头一皱。他登上岸边一只刚刚卸完漕粮的漕船,见甲板上也有不少散落的稻谷,有个船工正用扫帚将甲板上散落的稻谷扫到河里。雍正帝随即上前拦住,问道:“漕粮乃历经千里运至京城,理当珍惜,为何如此糟蹋?”可这位船工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漕运粮谷千石万石,不在乎这一点!”“真是一派胡言!”雍正厉声训斥。“古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尔等将粮谷不屑一顾,实属可恶!”随即令人唤来船主,一番训斥后,将其及那个船工押解京城,重笞后被枷号。随后将其所置漕船没收,不许其再从事漕运之营生。

据《清宫逸事录》记载:道光皇帝的节俭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规定:在理政之日内,皇帝每餐只点四个菜,而晚膳更为简单,多是烧饼、小米粥,外加两道小菜。同时要求后妃、皇子们不得随意增加饭菜定量,以免浪费。

道光四年(1824年)秋天,道光帝到香山健锐营巡视。先后查看了六七家八旗兵丁的宅院,只见每家屋檐下都挂着鸟笼子,有的窗台上还趴着猫,有的院子里养着狗,那鸟食多为小米、黄米,而猫食盆子、狗食盆子里还有不少猫、狗吃剩下的鱼、肉、骨头等。他越瞧越气,当即训斥道:“八旗将士理应牢记古训,操演技勇,练习骑射,以保大清社稷长治久安。而今却提笼架鸟,戏猫逗狗,朝廷发放的俸银、俸米就这么糟蹋了?真是不知农人劳作之苦,如挥霍无度,迟早败掉家业!”随行的健锐营大小官员闻之,无言以对。“如此糟蹋钱粮,定当处罚,即日起,健锐营总统大臣、翼领、翼长罚俸半年,兵丁俸银、俸米减半!”众臣闻听,一个个目瞪口呆。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