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鲁班”打擂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班”打擂

“这个姿势最顺手!”
志愿者布置赛场
比赛吸引了同行们的目光
北京市劳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刘更生裁判长在赛场巡视
选手竞技各显神通
 

“斧锯去朽边,独目看斜偏。巧手随心动,方正墨线牵。”9月28日,2022年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手工木工技能竞赛决赛开赛,从初赛中晋级的18名选手同场竞技,展现着他们的巧手和匠心。本次比赛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承办。

在持续6个小时的比赛中,选手们需要完成的作品是一件插屏。插屏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因寓意为“平平安安”,常被摆放在几案上。

比赛现场,锛凿斧锯,各种工具轮番上场,与一块块的高棉花梨木激情碰撞,叮叮咚咚的声响不绝于耳,木屑也全场纷飞。选手们神情专注,姿态却各异,有的俯身,将木条按在操作台上凿眼;有的一条腿踩到长凳上固定木条,用锯子修整;有的更是直接坐到了操作台上,凿子、台钳齐上阵。

“今天这活儿,别看小,但是技术含量要求挺高。有的地方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来,有的地方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午间休息环节,参赛选手、来自龙顺成公司的孙学兵顶着满头的汗水告诉记者,他今年52岁,已经从事木工行业30多年,曾经参加过“北京大工匠”选拔以及“技协杯”手工木工技能竞赛。“我想看看在这个行业中,我这技术跟不跟得上。得不得奖放到一边,能参与其中,我就觉得舒服。”

赛场上,除了成熟稳重的老师傅,还有不少意气风发的小年轻。来自北京时尚乐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管仕龙就是一位出生于2001年、今年只有21岁的选手。

“我就是来学习的。”管仕龙干脆地说,“别看我年龄小,也从业五六年了。初中毕业后,我想学一门手艺,堂哥推荐我学木工。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但是我觉得挺有意思,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次参加比赛,就是希望能跟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多学习、多交流。”

选手们比得认真,裁判长——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国家级非遗项目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更生看得仔细,不时在赛场上巡视。“进入决赛的选手,每个人都不一般,身上都有绝活儿。现场比拼,一方面比的是技艺,另一方面比的就是心态了。”他说。

“我参加了首届北京大工匠的比赛选拔,也参与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技能比拼,深有感触。”刘更生说,“我们手工木工专业的技能比赛,不仅为相关企业、职工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平台,还打造了高技能和工匠人才发展通道,激励工人们走技能成才、技能兴企、技能报国之路,争当建功立业的先锋、创新创造的楷模。同时,提升了社会对手工木工行业认知度,有利于传承手工技艺,传播非遗文化。”

□本报记者 陈曦/文 于佳/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