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多辟蹊径,为“小哥”们撑起健康守护伞
由工匠开讲开学第一课很接地气
让更多人学会使用 “救命神器”
网红月饼热销 监管必须跟上
“及时雨”
精准化服务是关爱创业者的务实之举
食品“边角料” 不是监管“边缘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人学会使用 “救命神器”

 

8月29日早上8点17分,被称为早高峰“最忙地铁站”的西二旗站发生了惊险一幕。13号线站台上,一趟开往西直门方向的列车进站。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一位乘客倒在车厢里的地上。从车站工作人员发现乘客昏迷,到使用AED除颤恢复意识,只用了3分钟,再到送上救护车,全程只用了20分钟,期间没有影响到13号线和昌平线早高峰运营。(9月3日《北京日报》)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90%的猝死发生于医院以外。交通枢纽、运动场所、大型商超等公共场所,成为心源性猝死的多发区域。心源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5分钟,医院急救人员通常无法赶到现场。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自动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律,指导施救者实施电击心脏复苏,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能用上AED,成功率可高达90%。

现实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重要性、必要性,还应把这些急救设施设备用好用足。尽管AED操作很简单,甚至可以媲美“傻瓜相机”,但也需要相关的培训。有调查发现,在国内不少城市,虽然配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不会用、不敢用”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提示我们,公共场所“救命神器”,既要重“配”也要重“用”。

专家表示,救人靠的不仅仅是AED,而是整个社会急救体系。普及急救知识,完善急救体系,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推广AED,本身就是鼓励“人人能急救、人人能互救”。多一个人懂急救、会急救、敢急救,就多一个人能及时找到并使用身边的AED,心脏骤停患者就多一份获救的希望。

□付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