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对每一个外地来京的游客,如果你随便问一下,“最想看北京的什么古迹?”估计很多游客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除了天安门、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之外,最想看的就是北京的古城墙了。”
谁说不是呢?仔细算来,北京拥有3500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城墙就是北京城的骨架与见证,就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名片。北京古城墙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如今仅存的明城墙东西两处遗存,见证着古城墙曾经拥有的辉煌,也述说着70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
历史上北京的城墙
这几年,我对北京现存的明城墙遗迹先后来过四次,试图在不同的季节,体验古城墙在不同季节的风韵,试图从中打开古城墙后面的北京古都的历史。
我惊奇地发现,在很多人眼中没有太多风景的明城墙遗存,却让我流连忘返,每次来都似乎穿越了700多年的时空。我以为,北京城墙不但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古都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古都历史的活化石和见证者。
据专家考证,在中国汉字中,“城”字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城墙,其二是城市,实际上城市的“城”字,是由城墙的“城”字演化而来的,因为城墙,实际上是城市的形象代言。现存的明城墙,诚如建筑大师梁思成所言:“它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
不是吗?我无论是在东便门城墙,还是在西便门城墙上的四次寻访,都似乎像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那样,毕恭毕敬,十分虔诚。我在这两处城墙遗迹攀登、触摸,似乎感受到了历史的动荡和金戈铁马的气息。这两处遗存,真的是承载了诸多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正如瑞典美学史家伍尔德·喜仁龙也说:“这朴实雄厚的的壁垒,宏丽嶙峋的城门楼、箭楼、角楼,乃是整个北京城不可分离的艺术构成部分,是北京一串光彩耀目的璎珞。”
从有关历史记载上得知,在北京建都史的860多年,都先后多次修建过城墙。这些城墙都没有留存下来,只是保留了一些遗址、遗存或者是地名,如金中都城墙遗址、元大都城墙遗址。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相继建成皇城、宫城,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随即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对北京城墙进行了第二次增建。在内城南面加筑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明清时期,非常重视对北京城墙的保护和修葺工作。直至1900年,北京城池仍保持完整。到1949年时,北京城池的总体布局依然保持完整,大部分城楼、箭楼也保持完好。此后因为城市大规模建设,开始陆续拆除城墙,如今仅仅剩东便门、西便门这两处主要遗存。
东便门城墙遗址寻访
这里应当是北京古城墙的主要遗存。这里距离崇文门很近,以往开车去崇文门时,总会路过这里,看着这残缺的城墙在落日余晖下,静静地伫立,不免为北京的古城墙曾经的辉煌和恢弘格局而惋惜。
如今,以往破旧不堪的城墙遗迹,摇身一变为醒目的遗址公园,这个巨变,是难能可贵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崇文门东大街至东便门,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历史上,明北京城城墙全长24千米,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
我发现,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游人不断。而最让市民看重的就是每年的4月初清明节前后,来这里赏梅花,目前共种植了50多个品种近千株梅花,已经成为京城春季赏景的重要选择。这里200多株古树保留了下来,每棵古树都造型各异,具有沧桑感,让人肃然起敬。
我在东南角楼上看着这厚重的城墙遗存,还是很破旧,很多地方并没有彻底修复,只是靠近角楼这边的城墙进行了加固和补缺,其它地方依然是残缺不全,是真正的遗存。这样也好,只要能保留好遗存,也是还原了历史。我沿着修复的步道,走到了东便门桥,从这座小桥上看角楼,是那样的巍峨。看来移步换景也是一个鉴赏文物的办法。我知道,如今车流滚滚的这个二环小桥下,原先是元明清北京最重要的漕运码头之一,各色货物皆由此进京城,其熙攘繁华可见一斑。如今这里早已经彻底变了样子。
在东南角楼以南,竖立着一块镌刻有“北京城东南角楼记”的石碑,碑文由已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撰写,这碑文已经成为东便门城墙的历史记录。
西便门城墙寻访
很多人路过西便门,都会忽略掉这里还有一处古城墙遗存。明代北京城墙形成了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规模,清代基本沿用明代的建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西便门属于一个偏门,如今城墙遗存位于一个三角形的街心公园之中。城楼本身规模也不大,远不如内城九座城门气派。不过,这段城墙修复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东便门那段。大约修复了两百米的城墙,并且树碑说明,碑文是由地理学家侯仁之撰写,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整个碑文感情真挚,言简意赅,记录了修建过程。
这处遗存的重修墙体高11.6米,基宽19.93米,顶部宽15.96米,全长210米。维修工程据说也非常浩大,仅从所用的新制城砖数量达13万块就可见一斑。城墙上南端原有的角楼已经难以恢复,就在两城相接之处重建了一座城楼;为方便登临,又在城墙东侧加筑了台级。因此,在这处遗存走访,不费什么力气,一会儿就登临完毕。看到一对老夫妻旧地重游,用手摸着城墙,喃喃细语,像在对老友述说。他们告诉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的全市性的中秋赏月活动都是在这个楼顶举行的。可见这处遗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的修复还不是修旧如旧,基本用的都是新砖,而且尺寸也不规范,所以这段城墙看起来远不如东便门的原汁原味。只有七处保留了原城墙的风貌。
登上城台,城墙顶部比较宽敞,如同一个小小的广场,四周都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往下看,西二环车轮滚滚,令人感慨这里的闹中取静。
回来的路上我总在想,古城墙有过历史的辉煌,如今侥幸留下的这两处城墙遗迹,真是太不容易了,这足可以让后人抚今追昔。不过,仅有这两处城墙遗迹,似乎还少了点什么。要想让后人彻底了解古都城墙的前世今生,最好还是能够适时建一个大型的北京城墙博物馆,来系统展示北京城墙的变迁历史,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一种愿望了。
主讲人介绍:
赵强,资深出版人、编审、知名时评人,曾在多家出版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著有杂文集《楞客天下》《出版行旅—总编辑手记》等7种,在100多家媒体刊发近2000篇杂文、评论、散文等。为北京杂文学会会员,至今仍笔耕不辍。
□主讲人:赵 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