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家教园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培养孩子 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培养孩子 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邰怡明 绘图
 

本期我们来继续探讨北京冬奥精神之迎难而上。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是那个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能冷静思考见招拆招的孩子。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很多孩子在遇到一些小困难就容易畏手畏脚,就想逃避。作为家长,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呢?

王女士 护士 儿子 5岁

从细节入手鼓励孩子迎难而上

目前,我家孩子还小,正在学习进步,但孩子总是有一些畏难情绪。

今年暑期,我和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先生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孩子报一个篮球集训班。为什么选择报篮球集训班呢?我们也仔细分析过,孩子现在太小,学游泳有些顾虑,主要考虑到很多孩子去水里玩过后回家往往容易发烧。我们再考虑到孩子不怎么听话,需要培训接受老师指令,同时让孩子在竞技体育中去克服困难。集训班上一共有3名孩子,我家孩子最大,另外两个孩子4岁2个月。

一开始孩子上课还好好的,学得很欢乐,但学了几节课后,课前就开始哭泣了,死活不肯去上篮球集训班。我们仔细询问了孩子哭泣的原因,原来是孩子觉得学篮球太难了,另外两个比他小的小朋友进步很快,他压力很大。

分析了孩子畏难情绪的原因后,我们觉得从细节入手来让孩子克服困难。为了鼓励孩子迎难而上学篮球,我们去超市给孩子买了一个篮球,还买了一个移动篮球框架,让他多付出一点时间,每天练习拍球和投篮。此外,我和先生一起送他到篮球馆,现场给他鼓励。我们还得到学校的特别允许,我们夫妻俩可以坐在场边观看,并不停鼓励他去面对困难。孩子上场前,我们还和孩子击手,鼓励他要有信心去面对困难,让他自己和自己比。

终于,随着孩子课外不断付出,课内进步很大,几节课下来,孩子终于克服了困难,现在每天上课老师都表扬他,他也喜欢上打篮球了,遇事也变得沉稳了不少。

李女士 国企职工 女儿 6岁

给孩子营造乐观向上的成长环境

说到“迎难而上”,有一个场景令我记忆犹新。今年初,我和孩子在家一起观看北京冬奥会比赛的时候,孩子问我:“妈妈,这些高难度动作他们是怎么练会的?”我回答:“要摔很多跟头才能练会,你长大想像他们一样当运动员吗?”孩子使劲摇了摇头:“不想,我不喜欢摔跟头。”听完孩子的回答,我立马意识到,自己刚刚似乎说错了话。

有孩子以后,我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其中曾提到,孩子应对困难的理念,一方面有基因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成长环境。父母要以身教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我们都看过,电影里事业失败的父亲遭到妻子抛弃,一个人带着儿子风餐露宿,一次次敲开门推销他的医疗仪器都遭到拒绝。即便如此,他在孩子面前,永远是顶天立地的爸爸,窘迫到在地铁过夜,也会和孩子一起玩躲避恐龙的游戏,告诉孩子生活一定会好起来了,最终,幸福青睐了他们。

“遇到困难要往好的方向想,不要气馁”,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具体日常生活中,做到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有的家长随口抱怨:“碎了一个杯子,真倒霉!”有的家长则很释然“碎碎(岁岁)平安,好兆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回答会给孩子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时间久了,孩子便会形成或悲观或乐观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所以,想要孩子拥有“迎难而上”的坚毅人格,身为父母的我们必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把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要尽力给他们营造一个乐观向上的成长环境。

石先生 建筑师 儿子 10岁

现实的生活是孩子最好的“练兵场”

现在家长都知道要尊重孩子,不能动不动就批评孩子,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一圈人都宠着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会吃饭了、会数数了……我做父母的就忍不住夸。刚开始,我们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随着孩子长大,觉得有问题——这种泛泛的夸奖,会让孩子沉浸在自我欣赏当中。为了让家长再夸自己,孩子在下次挑战的时候,会选择难度低、自己更有把握的事情去做。这样下去,孩子会慢慢的丢失挑战的精神。

其实,每个人面对失败都会感到恐惧,尤其是孩子。当父母对孩子有太高的要求时,孩子会更害怕自己的失败。同时,父母给孩子太高的要求也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大的压力,这会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反而让孩子畏首畏尾、不敢前进。

当我发现问题的时候,就及时提醒家人不要过度夸奖孩子,但可以有正面积极的肯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会有意无意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并且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陪孩子一起面对,并讨论改进方法。我觉得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精神,首先要给孩子储备充足的自信;其次是遇见困难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孩子的学习功课还是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都是带着孩子不断形成迎难而上精神品格的学习过程。

“双奥”火炬手、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实践专家 周晨光

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过去在三百六十行里子承父业的居多,但行行能出状元,状元便是智慧与勤劳、汗水浇灌传承、迎难而上的承载。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孩子们耳濡目染,或是亲眼所见,或是亲身参与不得不面对的,都是直接的生活与困难,从一花一木,一锹一铲,无论大小总是参与者。人们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而这些坎儿,又由于父辈曾经的经历和经验,在关键的时候总能助力孩子们过关。因此,这些有意义的现实传承,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出英豪。

如今,时代资讯变得更加迅猛,更加高科技化,更加远离农耕、远离自然,人们不断被信息轰炸,可以说,见识越来越多,但能力却不好说。因为父辈在忙,而这个忙和家庭、和孩子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很难有孩子再能看到父辈们在忙什么,了解到辛苦的汗水因何而出。少了很多同呼吸、共命运,少了很多共同面对风雨,源自骨子里的迎难而上就少了沃土和根基。

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若只有简单的血脉相传,却没有亲生父母的言传身教,那这孩子任凭是哪位专家大咖也很难教好,家长唯一的途径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让自己在所谓忙碌的挣扎中留出一些空间,留出一些生活,留出一点空隙,和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比如一起摸鱼捉虾,一起种花种草,一起远足奔跑,哪怕是一起缝制小沙包……经历这样从无到有的小小挑战,那都是面对困难。

有了父母的陪伴,有了长者的呵护,有了共同的努力,困难便不再是困难,家长真正俯下身,与孩子们共同面对,能让孩子们遇见未来。有了这样的眼光,有了这样的前瞻,有了这样的呵护,那困难就更像是一种快乐的挑战。

不要空泛地说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迎难而上,当下最关键的是,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成年人,我们敢不敢沉下心来,和孩子们、和祖国的未来一起面对困难,敢于面对,那才是迎难。

家长不用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仅仅是为了更多财富地位而奔忙是不行的,如果能放下一些对名利的追逐,多一些对家庭、对孩子的陪伴,多一些对生命的仰望,对自然的崇敬,哪怕是一起玩耍,哪怕是一起做做游戏,其中都有无数的挑战,那孩子何尝不可以真正得到机会开始迎难而上。而这一切,真的取决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敢不敢直面生命的本真。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小到一只蚂蚁、一株小草,大到一头大象、一棵参天大树,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艰难地迎难而上,才迎来自己生命的延展,才有了未来活力绽放的无限可能。一切就是这么简单,对待孩子成长中所谓的困难,只要敢于一起面对,敢于一起去挑战,一起过了那些沟坎,一切就会变得简单。

本报记者 任洁 马超 张晶 杨琳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