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手中的焊枪书写灿烂的辉煌,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在刚刚结束的首钢京唐公司2022年职工创新节开幕式上,刘鑫激动地说道。
左手拿面罩,右手握焊枪,焊花飞溅中,一件件艺术品在他手里诞生,一个个技术难题在他手中破解。首钢京唐公司中厚板事业部焊工刘鑫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他成长为行家里手,攻关和创新的锤炼让他一步步发展为技术能手,大赛和实操的洗礼让他历练成焊接工匠。今年,刘鑫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
下足真功夫 练就真本领
2010年,刘鑫进入首钢,一直从事焊接工作。焊工是个苦差事,电焊的强烈火光可能灼伤眼睛,火花四溅可能烧伤皮肤。更重要的是,每一件产品不仅要在质量上过关,符合生产要求,还要外表美观,让它看起来是一件具有美感的“工艺品”。做成这样的“工艺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要求焊工手持焊枪平稳,用力均匀,做出来的焊缝才能够匀称美观、天衣无缝。为了尽快掌握技术,刘鑫每天早来晚走、虚心求教,对焊条的使用角度、焊接的电流强度、施焊的操作方法等等,都仔细研究揣摩。如饥似渴地学习,日复一日地练习,胳膊上的一个个圆疤成为了他独特的标志。两年下来,刘鑫掌握了5项锅炉压力管道焊接操作技术,并取得了国际通用的船级社焊工证等多种焊工资格证。
顶火顶气焊接、通电灯泡切钢丝、镜面焊接技术、半封闭铝合金容器及不锈钢容器的焊接及手工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焊接机器人……如今的刘鑫经过历练成长,练就了一手焊接绝技绝活,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电焊工项目第二名、“北京·埃尔福特”中德对抗赛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第二名、第九届全国钢铁行业技能竞赛亚军、唐山市技能竞赛第一名……与刘鑫成长相伴随的,是一项又一项沉甸甸的荣誉。
艰难显勇毅 使命必达之
来到京唐公司以后,刘鑫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在配合4300毫米产线迁建工作过程中,他抓质量,冒严寒、顶酷暑,仅仅七个月的时间就和同事完成了4300毫米产线的利旧拆迁、修配改,安装、调试、试生产,创造了一个行业奇迹。
2019年,首钢集团为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打造奥运“精品工程”的要求,在集团内精挑细选一批优秀焊工集结成滑雪大跳台专家组,刘鑫就是其中的一员。北京的六月骄阳似火,他经常顶着太阳,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里,登上离地5米高的支撑柱查看钢板焊接质量,严格按照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进行指导监督,常常一干就是两个小时。即便汗水浸透衣衫,刺得眼睛发痛,也无法阻止他完成检查工作。在现场服务中,刘鑫解决技术难题6项、工艺问题2项,焊缝经受住载荷考验,主体钢结构达到设计使用要求,保证了近4100吨钢结构和施工中的57867米焊缝在探伤检查中全部通过验收。
2021年,京唐热风炉检修项目启动,刘鑫担任焊接监理员再次披挂上阵。这是第一次采用复合板作为炉壳材料的全新工艺,材料的焊接较为复杂,他跟团队开拓思路、创新方法,通过复层焊接、焊前预热、焊接过程层次与温度控制及焊后缓冷的反复试验,最终攻克了技术难题,形成了904L+345R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材料热风炉的关键焊接、安装成套技术,实现国内首次。
做好传帮带 攻克技术关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在刘鑫的字典中,从没有“退缩”二字,无论是新产品研发还是焊接试验检测技术攻关,不管是试验焊接方案制定还是焊接现场技术支持,他都会一马当先,保证完成任务。2020年,为使京唐公司高端板材更好应用市场,刘鑫又参与到容器板认证工作中,为工艺制定提供保证。针对焊接技术瓶颈,他牵头组织大厚度合金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试制工作,不断优化工装胎具、焊接工艺技术,解决复合板材的焊接问题以及焊接板体内部抽真空的难题,为公司节约成本40余万元。
复合板制坯线新增焊接机器人,对于刘鑫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向焊接机器人工程师学习请教焊接程序上的问题。在焊接机器人刚投产时,由于程序还不是很稳定,板坯四角经常产生漏气问题,导致后面工序无法进行,严重时可能致使复合板质量不合格产生报废品。刘鑫通过在现场反复观察焊接过程,不断调整焊接程序,更改焊接顺序,提高了复合坯四角的焊接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他结合自身焊接技能,解决了现场焊接难题3项,优化焊接机器人程序2项。
此外,刘鑫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倾囊相授,他的学生在北京市技能竞赛中夺得焊接组第一名和第二名,在北京市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取得焊接组第一名、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他的徒弟张安在他的传帮带下,也从一名设备操作工成长为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技师。
“我赶上了好时代,企业给我创造了很多机遇,搭建了诸多平台,让我在建功立业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刘鑫说,“我将始终弘扬践行工匠精神,在首钢京唐公司建设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钢铁厂的征程中,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 赵思远 通讯员 姜林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