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北京也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北京冬奥精神。这个精神就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传承好北京冬奥精神呢?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本期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胸怀大局”……
黄先生 汽车生产线工人 儿子 12岁
培养孩子胸怀大局要从小事做起
我今年39岁,是北京一名初二男生的爸爸。我是一名汽车生产线工人,我爱人是一名护士。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如何培养孩子成才让我们夫妻越来越重视。
今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成为双奥之城,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传承好北京冬奥精神呢?我和爱人还是注重从生活环境上来营造气氛。要孩子从小胸怀大局,还是要从小事做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每一件小事中,我们鼓励孩子认真去完成、去对待,从做小事中看热情、看态度。但我们同时让孩子也不拘泥细节,不刻板于某件小事不放,让孩子目光远大,立长志,不常立志。如今孩子的志向是以后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课外,他也喜欢看各种汽车工程类的书籍。
在培养孩子自信方面,其实从小就开始了,同学们都很拼,一比较,孩子成绩并不算最优的,这最容易打击孩子自信,明明那么努力,还是无法达到巅峰。我们就让他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了多少,以此树立自信。小时候,孩子喜欢滑冰,他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靠的就是自信。靠着自信,孩子成绩从小学开始的落后,到后面追赶上来了,考上了比较理想的中学,如今成绩还是班上前列,相信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孩子也能从容应对。
在培养孩子做事方面,我们比较重视孩子做事情专注,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的。可能因为我是一线生产工人,平时爱在家里鼓捣各种器具。孩子也利用器具制造一些手工作品,前不久,孩子就利用各种器件组装了一个机器人。制作这个机器人持续了一个月,如果孩子不够专注,可能早就放弃了。孩子学习也是如此,用专注精神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时先生 设计师 女儿 10岁
先培养孩子大气宽广的胸怀
说实话,今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觉得很自豪,也让我和孩子开阔了眼界,成长不少。冬奥会期间,我还报名了志愿者,参与其中收获了别样的经历。要说培养孩子北京冬奥精神中的“胸怀大局”,我有几点想分享:
首先,要想培养孩子胸怀大局,要先培养孩子从小有宽广的胸怀,这样才能心中装下大局。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与胸怀宽广、十分大气的人交往,和这种人在一起也会使我们感到特别的有安全感。所以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让孩子从点滴中理解胸怀宽广的含义。
其次,要不断克服自私狭隘。比如当家里来小朋友时,有些家长就会想和孩子开玩笑似地说“把你喜欢的东西藏起来,以免小朋友来时看到”,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身边的大人一直有这样的行为,那么孩子势必会形成心胸狭隘的性格。
与此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但不能强迫孩子分享。特意教导孩子必须分享,不允许他说“不”的话,那谁开口都能要走他的东西。孩子这样只会学会讨好别人而已,更可悲的是,或许别人都只是想想,还没开口,他就已经为了迎合别人而把东西给了别人。这样久而久之,他心里会积累许多压力,长大后也会变得极容易受人影响。所以,家长要允许孩子说“不”,教导孩子遵从内心想法,不喜欢就不要勉强自己。
邢女士 自由职业者 儿子 9岁
父母的态度和格局是影响孩子最关键因素
在北京冬奥会上,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便是当时还未满18岁的苏翊鸣力压一众顶尖选手,夺得单板滑雪项目的金牌。那场比赛,我是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视前观看的,夺冠的瞬间,我们都兴奋极了。
平时,我对孩子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很严格,但是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我破例让他观看了自己感兴趣的所有比赛项目。有句话说得好,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知水深,我一直觉得,如果孩子没有见过星辰大海,就只能生活在一个世俗的、受局限的世界中。我家孩子今年9岁了,在他3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带着他旅游了。我清晰地记得,准备上小学那年,我家孩子认识的汉字还不到100个,但是去过的城市却已经很多,在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时,他永远都是“领头”的那个,总能想出很多游戏方法,更让我欣慰的是,他会观察一起玩的伙伴,如果哪个表现出不太情愿,他会主动过去询问,“你怎么啦,是不喜欢玩这个游戏吗?”现在,我家孩子更是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小暖男”。
对于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和他谈“胸怀大局”,他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无法体会其中深意。但是,我始终觉得,父母的态度和格局,是影响孩子最关键因素,我从来没有刻意以说教形式告诉过孩子何为“胸怀大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有意识地带孩子开阔眼界,多接触新鲜事物,让他在玩乐的同时打开心胸,学会如何与伙伴、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把孩子看成未来的主人
引导他们扎实做事
“双奥”火炬手、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
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实践专家 周晨光
家长因为长期接触社会,都有着一定的胸怀、眼界、视野和价值观,但孩子的生活相对来说是封闭的,对社会的理解相对是狭隘的,亲子之间存在很大反差。所以家长习惯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往往造成孩子被动地接受和被变乖以表面上讨好家长。如果家长能不断换位思考,理解和包容孩子,把他们看成是未来的主人,引导他们去做事,这样的孩子心胸会更宽广。
我们总说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把教育孩子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但行动起来却不行,这牵涉到成年人的成长观问题。也就是小局和大局的关系,其实小故事就是小故事,孩子就是孩子,对小朋友来说没必要拉扯什么宇宙和太宏观的问题,不要过分强调过大的胸怀,他们还小,一时间理解不了。说小故事就讲小道理,可以积少成多,夯实基础,不用过多讲大道理,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去引领和助力,这才是优质高效的教育,这才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现在面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从“小”局开始,从小事开始,千万别把基调定的太高。过去的家长恨不得一上来就给孩子定清华、北大的目标,把孩子吓到了,过度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家长和孩子都要做好定位,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要学会脚踏实地。家长先要清晰、真实地了解自己,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生命、生活的角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清彼此。
随着孩子逐渐变得成熟,家长可以不断地把真实的生活和孩子分享,而不要一味像师长一般絮叨教导,说再多不如带着孩子一起做一点,一起经历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甚至苦辣酸甜,孩子会在体验生活中逐渐理解家长、理解生活,从而理解世界,这时候家长再多说一些道理也不会被反感。
家长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孩子超出边界时可以处罚,但不要过度。做有效教育,防微杜渐,既不扼杀孩子探索的天性,又不会超出安全的边界,安全是成长的第一要素。换位思考,家长如果降到孩子的高度,不一定有孩子强,所以有些小过错小问题其实是成长的必然,是可以接受的,重要在于引导其理解认识不要再犯。
很多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生活这个课堂才是培养孩子格局、世界观的好学校。不要抱着太功利的思想去育儿,应该让孩子真正有机会感知人间的冷暖,了解世界的规则法则,孩子会有更多的感悟和反思,从而充实他们的小宇宙,这才有助于构筑他们未来的大世界。
家长的格局与眼光也要与时俱进,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有效。千万不要把亲子关系变成上下级,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要具有务实的前瞻性。培养孩子是有温度的传承,不是依靠看书、喊口号就能实现,需要增加陪伴时间和提高陪伴质量。家长一定要努力有作为,不能以忙工作为理由,减少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而应引导孩子、陪伴孩子在参与互动中掌握驾驭生活的能力。
胸怀大局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综合培养,长期养成,相伴成长,特别需要成年人做榜样。
本报记者 任洁 马超 杨琳琳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