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我们幸福的家
从今天起,关心蔬菜与粮食
夫妻同心 比翼同行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今天起,关心蔬菜与粮食

 

经历了疫情中的居家隔离,蔬菜和粮食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与蔬菜有关的书籍也就此引起了我的注意。

读了张平真的《中国的蔬菜》,我才知道,常见的蔬菜原来有那么多叫法。比如:苦瓜(锦荔枝、君子菜)、紫苏(水状元)、佛手瓜(福寿瓜)、蕨菜(吉祥菜)、豆芽菜(如意菜)、姜(炎凉小子)、黄花菜(忘忧草、疗愁)……

看名字,仿佛就有很多故事。比如,大白菜。一叫出口,就觉得肥嫩可爱,它是北方居民走廊挤挤挨挨的冬藏、是百姓桌上常见的那一碗菜汤。而在古代,它叫“菘”。南北朝时,齐明帝朝中书郎周颙辞官隐居金陵钟山。甘于清贫、素淡度日。文惠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寥寥数语,婉约贴切,已成诗,可入画。

我对中国蔬菜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接着又阅读了史军的《蔬菜史话》。史军一直在做博物方面的普及,写专栏、做演讲、录音频和vlog,所以,《蔬菜史话》的文风要比词条解说类的《中国的蔬菜》有趣些,更口语化,更具故事性。

比如,史军说茭白:从粮食处“下岗”,在菜摊儿上“复工”。这句概括形容就很到位啊,让我忍俊不禁。茭白在古代叫“菰”,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周礼》等古代典籍里,古人把菰列为与稻、黍、稷、麦、菽“五谷”并列的第六谷。后来,因为菰的产量太低,不容易采集等特点,它就被“主流粮食作物团队”抛弃了,到了后来,菰黑粉菌寄生的菰形状发生了一些改变,以蔬菜的身份重出江湖。

这样的讲述,挺有趣吧?这本小薄册子字数不多,涉及内容多,谈及蔬菜的起源与演变、国家政策变化与蔬菜种植的推广、气候条件影响农业和社会发展、各种专题科普野菜和园蔬的区别,还谈到了几种蔬菜烹饪的做法等等。

今年,兴起了一种潮流,就是阳台种菜。我居住的小区里很多邻居已经这么做了,纷纷用泡沫箱或大花盆,盛满种植土壤,撒下种子,有些收成不错,有些差强人意。怎么办呢?书本知识还是有用的吧。输入关键词,出来很多,菊香彩页社的《阳台种菜》、朴熙兰的《我的幸福农场》、饭塚惠子的《阳台种菜全家够吃》,给“种菜小白”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参考。

但这系列“阳台种菜”的书我用不着看。我们乡下的院子,长年种着几株果树,剩余的空地种着油菜和小青菜,还有藤蔓挂着丝瓜,几个大花盆垂着小红辣椒,另有花盆种着小青菜,都是婆婆料理的。婆婆80多岁,她说,做着活儿身体康健,种的菜吃不完,可以送邻居,大家感情好,放着看看都开心,红红绿绿,养眼啊。

我跟婆婆讨教种菜的事儿,她滔滔不绝,特别开心。再从书里读到文化常识,我觉得,平凡的生活又温馨又诗意又有厚重的沉淀,真好!

□林颐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