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逆行战疫 北康吹响“工人先锋号”
朝阳区房管局职工下沉防疫最前线
北京住总二公司党团员助力疫情防控
做首都东北大门“三类场所”守护者
朝阳区政企联动确保电力燃气供应平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逆行战疫 北康吹响“工人先锋号”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医务人员毅然挺身、逆行出征,积极参与到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论是核酸采样,还是核酸标本检测,都有北京康复医院医务人员的身影。面对疫情,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着首都广大职工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核酸采集现场 “头雁”冲锋领路

石景山区八角街道时代花园社区核酸采集现场,一面鲜红的“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支援核酸采集任务的就是今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一康复中心的医务人员。根据医院部署,他们几乎全员出动,在核酸采集现场,吹响了“工人先锋号”。

记者了解到,全国先进工作者、骨科一康复中心主任杨华清发挥“头雁”作用,严抓核酸采集培训,保证人人合格,同时积极与社区负责人接洽,制定核酸采集的各种细节,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我们主任冲锋在前,并以自身在抗击非典一线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打赢这场‘战疫’树立了信心。”骨科一康复中心副主任李强介绍说。

时间紧,任务重。骨科一康复中心的队员们每天凌晨五点多集合,领取物资,然后奔赴社区核酸采集点开展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很多同事提前一天住在科室待命。核酸采集开始,队员们不厌其烦地暖心提醒,规范地进行操作,对于居民的问题耐心进行解答。

时代花园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中,虽然场地有限,人员众多,但是整个采集流程清晰、路线合理,还细心地设置了老幼病残专用通道,获得了居民们的称赞。

“我们的队员防护服一穿就是几个小时,换班时,好多人已经汗流浃背。最近这段时间天气热,我们每天都要奋战十几个小时。即便这样,完成核酸采集的工作后,还要协助社区完成环境消杀,才会安心返回医院。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对每名队员来说,不仅是体力的考验,也是意志力的考验,但我们没有退缩,一直冲锋在前。”骨科一康复中心主任杨华清说。

方舱实验室里 身穿防护服连轴转

医护人员有的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冲锋,有的则在医院的方舱实验室里奋战。

实验室内,加样声、标本的震荡声此起彼伏。即使耳朵被口罩勒麻,手臂变僵硬了,也丝毫不影响工作进度与质量。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是在连轴转。”北京康复医院检验科主任刘建华介绍说,他们在承接石景山区核酸检测任务的同时,还包揽了院内医护人员的检测。

医院检验科室的医生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每天,他们一头“扎进”实验室,面对的都是未知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穿戴防护装备,保护个人安全。防护服穿好后,他们常常是要连续工作5个小时以上。面对北京持续的高温天气,全身封闭的防护服内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了,就连眼镜镜面也会起雾,但没有人叫苦叫累,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标本堆积如山,为了能快速检测,我们就得加班加点。如果吃饭、喝水、上厕所,就得换防护用品,不仅浪费了物资,穿脱防护服还浪费了时间。”检验科医生申宝玲说。

据悉,自4月22日至5月19日以来,北京康复医院方舱实验室已完成核酸检测8108管、83155人次。

检验科主任刘建华告诉记者:“在核酸检测的岗位上,我们的科室人员发扬了‘快、严、准、实、细’的作风,大家科学运用自身所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我们相信,战疫必胜。”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白霖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