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9%,实现了“开门红”。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形势向好,离不开政府、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经开区总工会作为企业职工的“娘家”,把企业的创新发展放在眼里,把职工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为职工素质提升助力、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护航。
今年年初,经开区总工会发布“十四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明确阐述工会工作未来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加强政治引领,深化组织覆盖,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奋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政治引领 突出红色凝聚力
“党有号召,职工有行动。”经开区总工会始终把政治引领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做好建功立业、维权服务、基层组建、队伍建设、素质提升等各项重点工作,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奋力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吹响工会冲锋号角。
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大讲堂、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班、新青年学堂、女职工流动课堂等,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一线、进基层、进头脑。抓好主题宣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巾帼心向党 传承好家风”等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工会组织覆盖,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全面强化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加强部门联动,全面推进百人以上已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工会应建尽建,从而不断推动工会组织全覆盖。
“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以高度责任感抓好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经开区总工会主席安春玲表示,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抓好工会意识形态工作。同时,提高宣传舆论工作能力水平,加强媒体融合,发挥工会网站、亦庄e友等宣传阵地作用,报道工会经验、宣传先进人物、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夯实宣传阵地基础,做到工会舆论宣传引导有温度、新闻报道重实效、发布内容接地气。
选树先进 突出榜样力量
榜样是一种牵引、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有了榜样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方向……今年4月,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人选(集体)公示,经开区3名个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个集体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他们中有带领团队突破行业核心技术的工程师,有高端装备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有聚焦“高精尖”关键技术研发的研究员,更有勇挑重担战斗在一线的风电匠人,他们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在经开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个人和集体,是经开区榜样引领的真实体现。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何茂栋,打破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专用温控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及“卡脖子”的问题;SMC(中国)有限公司张子康,通过自动机械手配合组装设备实现了气缸自动装配、检查、包装作业,替代了原有的人员手工作业,实现人工投入削减75%,同时在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得个人全国亚军、团体全国季军的好成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下一步,经开区总工会将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做好劳模先进等个人和集体的推选表彰活动,全面实施‘亦城工匠’培养认定,选树体现时代精神、具有经开区特征的先进劳动者和技能精湛、奉献社会的优秀工人典型。”安春玲表示,近期,经开区总工会还将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在全区开展“劳动模范”“最美职工”“亦城工匠”等主题宣传,扎实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厚植劳模工匠文化基础,加大劳模教育培育力度,推动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创新劳模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经经开区总工会推荐,共产生全国劳动模范6名,北京市劳动模范91名,北京市模范集体13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首都劳动奖章68名,首都劳动奖状13个;全国工人先锋号5个,北京市工人先锋号22个。累计9013人获得经开区“爱企业的好职工”称号,525名中外人士获得“爱职工的好经理”称号。
促进和谐 突出服务温度
为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企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施耐德低压电器有限公司(简称施耐德公司)工会主席赵永纯向公司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申请,因申请没有外文版被驳回……于是,整整一年的时间,赵永纯带领工会委员逐字逐句翻译集体合同内容,经过不断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得到公司管理层的理解与认同,终于正式签订了集体合同。
施耐德公司只是经开区外资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经开区累计签订行业集体合同3份(覆盖企业31家,职工8091人),签订集体合同1601份、工资专项协议1398份,覆盖职工87399人;职业安全卫生协议1107份。此外,经开区总工会大力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285家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800余名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构筑起化解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经开区总工会加强维护职工权益体系建设,推动完善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制度机制,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抓手,推动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以产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方式的经济权益保障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防、预警、调处和应急处置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权益。”安春玲介绍。
创新赋能 突出扶持力度
截至2021年底,经开区共评选职工创新工作室90家,其中24家市级工作室、17家劳模工作室,市级命名工作室(规范性)9家,培养“高精尖”产业技术人才1801人;累计完成创新专利492项;组织四大主导产业94个工种、431场岗位技能比赛,参与职工66509人次;评选“岗位技能标兵”451名;制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完成16家管理期满工作室复审及2021年度10家创新工作室的评审工作……说起经开区总工会在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下的功夫,亲身经历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经开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推动经开区内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2014年,经开区总工会启动职工创新工作室评选活动,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核心,以培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抓手,在全区广泛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
8年来,经开区总工会带动企业投入近632.3亿元,为企业创造效益近244.6亿元;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17项,市级职工创新项目助推28项,市级职工创新发明专利400项,市级师带徒14对。
安春玲介绍,下一步,经开区总工会将深化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构筑产业大工匠培养前沿阵地,力争到2025年完成高技能人才“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即推荐选树10名北京大工匠、创建10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完成1000项发明专利、培育10000名技能人才。
示范创建 突出辐射带动力
加强队伍建设、制度设计、政策支撑,不断提升智慧工会工作体系建设水平,强化顶层设计,是实现经开区总工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经开区总工会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深化示范引领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智慧群团工作体系建设水平,探索实践了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发展模式。当前,经开区工会工作正处在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的关键时期,将抓住基层工会负责人这个关键,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知职工、懂职工、爱职工的工会干部队伍,并通过举办不同群体示范培训班,提升示范引领水平。推动枢纽型、平台型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工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促进互联网和工会工作融合发展,推进上下级工会组织间互联互通,形成有机结合的智慧工作体系。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站在全新的起点上,经开区总工会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日日有保障、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有表彰”的总体工作部署,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在创建具有经开区特点的工会工作新体系、新机制、新模式上实现新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