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历史上的“五一”劳动节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历史上的“五一”劳动节

1950年,北京庆祝“五一”节游行活动非常热烈
1956年,北京市民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
1972年,天坛“五一”节联欢活动
1957年,北京“五一”节游行
 

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

我国于1949年12月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法定节日,并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那北京历史上最早的“五一”劳动节始于何时?不同历史时期又开展过哪些形式的纪念和庆祝活动呢?

北京“五一”劳动节活动已有百年

“五一”劳动节源于百余年前的工人运动。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城为中心,爆发了全国35万工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及游行示威,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工人运动世界组织“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第一次大会,通过了《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规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也称“五一”劳动节。

据《北京历史纪年》记载:1919年5月1日,在李大钊协助下,北京《晨报》“文化副刊”开辟“五一劳动节纪念”专号,守常(李大钊)、渊泉(陈溥贤)、一粟(高一涵)分别撰文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和现实意义。这是北京媒体上首次介绍“五一”劳动节的概念。

1920年5月1日,在李大钊的组织领导下,500多名工友和学生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李大钊号召大家“把‘五一’节当作我们一盏引路的明灯”。会后,他们分乘两辆汽车到东城区西城区游行,车上飘扬的横幅写有“劳工神圣”“五月一日万岁”的口号,并沿途高呼“劳工万岁”,并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平民教育演讲团50人则分成5组,到街头演讲宣传“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北京学生联合会积极参与,散发了《五一历史》等大批传单。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以大型活动的方式纪念“五一劳动节”。当日,丰台长辛店一千多工人隆重集会,邓中夏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了讲演,这是北京工人第一次纪念“五一”劳动节。

1922年5月1日,李大钊在北京高师工学会、北大马克思研究会、北京学生联合会举行的“五一纪念大会”上,作了题为《五一纪念于中国劳动界的意义》演讲,提出了“改善工人境遇”“要求8小时工作”等斗争口号。

1923年5月1日,北京各界两千余人在天安门前举行“五一纪念大会”,议决五项议案,其中有严惩“二七”残杀工人的祸首,拥护工人集会结社及罢工自由,恢复被封的工会组织等。

1925年5月1日,北京各界千余人在民国大学举行了“五一纪念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五一”节活动热烈隆重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5月1日,北平市职工群众集会,热烈庆祝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家为恢复与发展生产而奋斗。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今国务院)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纪念“五一”劳动节这一重大节日。

1950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发布《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一共38条,明确提出了有关政策和各方面的工作任务。第一条便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五一劳动节!”5月1日,北京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据当时媒体报道:“5月1日的清晨,天上飘着暗云,一会儿开始降着蒙蒙细雨。上午11时未到,远从郊区来的,从工厂、机关、学校、作坊、家庭来的,战士们、工人们、学生们、市民们都穿着整齐的新衣,打着各色彩绸旗幡、标语,带着满心欢喜向天安门附近各指定地点集中。雨越来越大了,但是带着一片嘹亮歌声与锣鼓声的队伍越来越多了,20多万人参加游行的队伍,在下午2时以前完全按照总指挥部指定地点有秩序地排列成队,等待接受人民领袖的检阅。”“下午3时,时任北京市市长的聂荣臻宣布游行开始。120发礼炮齐鸣,军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国际歌》。”“傍晚时分,下了一天的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和彩虹,空军的战机翱翔在天安门上空,以排列整齐的队形,展示了高水平的空中飞行表演技能。当夜幕降临时,天安门城墙上五颜六色的彩灯和城楼上的灯光齐放,广场上灯火辉煌,首都公安部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后,当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场一片轰动,口号声此起彼伏。”

此后,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北京均以多种形式开展热烈的纪念活动:

一是举行集会游行。1951年5月1日,首都各界八十余万人游行,盛况空前。1957年“五一”劳动节,五十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历时三个小时。1960年5月1日,首都300万人集会游行,纪念“五一”劳 动节。1964年5月1日,首都300万人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来自五大洲的国际友人分别参加各处庆祝活动。夜晚,天安门广场还燃放了焰火。

二是在各大公园举办游园庆祝活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北京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游园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分发游园会门票,每年参加游园的群众达数十万人。1971年后进行了调整,“五一”游园会的场所大致固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颐和园、紫竹院公园等处。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各大公园要布置会场,搭建舞台,修整园林,铺设花坛,悬挂彩旗,将整个公园装饰得五彩缤纷,一派节日的热烈气氛。游园活动形式多样,不但有歌舞、曲艺和体育表演,还有猜谜语、钓鱼等游艺活动,让各界群众在欢笑声中参与其中。

可以说参加“五一”劳动节游园,是老北京人记忆最深刻的活动之一,并呈现“三个多”的特点。一是参加活动场地多,京城主要公园都有庆祝活动;二是参与人员多,每年都达数十万人;三是活动形式多,集文艺演出、游戏娱乐、竞技比赛、科学普及于一体,营造了喜庆、欢快的节日气氛。

三是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级单位多在“五一”劳动节前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和事迹宣传活动。1950年至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16次在北京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30000人次。

四是开展组织义务劳动活动。即“五一”劳动节期间以“义务劳动”的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节日,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至80年代初。多由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团组织和学校少先队牵头,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植树绿化、困难帮扶劳动,即帮助困难、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如义务打扫室内外卫生、理发、拆洗衣被。其中以街道、居委会组织的“五一”义务劳动场面最为热闹,时间多在“五一”节的前一天或当天早上,街道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全家出动做卫生,有提着水桶的,有扛着扫帚的,有握着铁锹的,不少人还都穿着工装,妇女们扎着头巾,男人们戴着工帽。人们在街道上干得热火朝天,把街道的路面打扫得干净、整洁。

新世纪“五一”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劳动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俗称“黄金周”,而“五一”劳动节的7天假日又称“五一黄金周”。

2007年12月,将“五一”劳动节假期调整为3天,俗称“小长假”。2019年3月,又将“五一”劳动节放假调整为4天(含调休)。2021年再次将“五一”劳动节放假调整为5天(含调休)。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人的“五一”劳动节的活动也趋向于多样化:

一是向劳动者致敬。以多种形式走访慰问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向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送去特别的慰问。比如,为劳动者举办专题文艺慰问演出,为劳动者歌唱。

二是享受游乐之趣。人们借助“小长假”到名胜古迹、郊野公园等处休闲娱乐,尤其是北京周边的景区、景点成为游人最为青睐的地方,观景赏花,访古探幽,领略如诗如画的风景,体味大自然的质朴,感受生活情趣。

三是参加多种文娱活动。每至“五一”劳动节,京城的文化场所都会推出各项文娱活动,如歌舞演出、体育比赛、新片上线、美术摄影展、民俗风情展示等,人们在“五一”期间可尽享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