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候鸟食堂”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候鸟食堂”

方春利用电子眼观察鸟类健康状况
安喜杰利用午休时间学习鸟类知识
救助站工作人员为受伤的鸟改善伙食
方春每天都要身背肩扛近百斤观测设备步行巡视
救助站工作人员为受伤的鸟注射消炎药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栖息鸟类达到363种
方春监测春归水鸟,在鸟群里辨别是否有新鸟种
 

灵动的白骨顶畅游水中、优雅的灰鹤迈着大长腿觅食、“自信”的凤头鸊鷉激动热舞……随着天气转暖,大量候鸟来到位于延庆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栖息,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和观鸟爱好者前来观鸟。

“那是绿头鸭,那是赤麻鸭,这飞着的是小天鹅。”科研监测科负责人方春一边监测,一边向记者介绍着。方春1996年来到保护区工作,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每天都坚守保护区里,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冬天是最难熬的,太冷。我们带着监测手机来到湖边,手机就直接冻黑屏了。”

记者发现,湖边竖立着一块“鸟类介绍”的牌子,上面写着“湿地公园内共记录到鸟类348种”。方春告诉记者,那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最新数字是363种。”语气里满是自豪。

这一数字增加的背后,是方春和同事们每天辛苦监测的结果,更是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的结果。为了营造适合鸟类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多年来,保护区累计恢复了两万亩退化湿地。2020年起,还在鸟类集中停留觅食区种上了玉米、高粱、大豆等,为越冬候鸟打造“候鸟食堂”。

来到保护区的鸟类,饿了,能找到食吃;病了,还有工作人员看病。现在,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救护站里,就有一只黑鹳、一只白枕鹤和一只豹猫暂住。

“这只黑鹳,来了快一年了。虽然有点不舍,但是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把它放归的。”监测员邱宾边说边从桶里熟练地抓出滑溜溜的泥鳅进行投喂。

邱宾说,救护站的救助范围以延庆为主,辐射河北部分地区。“像这只黑鹳,就是在河北怀来发现的。黑鹳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但是这只被发现的时候就落单了。它没有外伤,但明显体弱。最为重要的是,它是一只亚成体,相当于人类的小孩阶段。为了锻炼它的野外求生能力,我们现在都是喂活鱼。”

北京市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安喜杰科长介绍,延庆是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涵养区,野鸭湖又是北京市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了在这片区域内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开展联合执法实施禁渔,保护鸟类食源,制作宣传牌、开通公众号,宣传文明观鸟。为了给更多鸟类提供适合生活、栖息的环境,还对园区内的环境进行适当优化。“为了让苍鹭、白鹤、东方白鹳等涉禽在这里栖息、越冬,我们会选择适当位置,将部分芦苇割到与水面相齐,这样它们就能落下来。”

“今后,希望能通过慢直播的形式,展示鸟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鸟类生活,了解生态保护。”安喜杰说。

□本报记者 陈曦/文 陈艺/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