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北京清明节有哪些民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北京清明节有哪些民俗

 

清明将至,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自夏代已有,原指大禹治水后既清且明,天下太平。汉代成为节令节日之一,谓之“清明节”,也称“三月节”,表示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清明时节的各种民俗活动很多,且参与人员广泛。其中祭祀扫墓、踏青赏景、吃寒食、放风筝、插柳戴柳等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清明之祭俗——扫墓

扫墓是北京人在清明时的一项重要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也称“祭祖”“祭墓”。据史料记载,扫墓的习俗早在先秦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朝更为盛行,既是人们对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也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

据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农历)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而《大清通礼》则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北京地区清明祭扫的境况。

北京人扫墓的地点多在城近郊一带。北郊的土城、东郊的西坝河、南郊的永定门外、西郊白石桥、西山都是墓地较为集中的地方。至少在民国时期,出了今天的二环路,就有许多坟圈子及墓地,清明节前后,多见扫墓祭祖之人。

老北京人扫墓,并不拘泥于清明这一天,而是前后十日内均可。前去扫墓时,应着素装,以黑、灰、白色为宜,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及佩戴耀眼的饰品。来到墓地应尽量保持安静,切不可嬉笑打闹或说不吉利的话儿。

早年间清明祭祀有一套固定的“程序”:修正墓地、摆贡(品)、上香、挂纸(后改压纸钱或烧纸钱)、敬酒、拜祭、送别,后来简化为清除墓地及四周的杂草,为坟培土,摆放供品、祭拜。

清明之雅俗——踏青

踏青,古时也称探春、踏春、寻春、游春,为清明时老北京的主要活动之一,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而今多称为春游、观光或休闲。

早年间由于交通不便,京城百姓踏青的地方多以北京城周边的景观为主。一是右安门外的草桥、黄土岗一带。当年出了南城的右安门便是大片的农田,其中以花圃居多。花木繁盛,绿柳花红,景色宜人。因紧邻京城,每到春季,百花盛开,城里人多出此门去踏春赏花。二是出西直门,到长河、高粱桥一带踏青。老年间长河两岸杨柳葱青,高粱桥畔桃花争艳,附近还有多处庙宇,景色佳妙,所以吸引游人来此游春踏青。当年曾有“天坛游松,长河游柳”之说。三是出东便门,到通惠河二闸(庆丰闸)附近踏青。清明时通惠河两岸风景秀丽,芦苇白萍,鱼笛晚舟,不仅有飞泉石坝,震耳奔涛,还有台亭园囿。同时,这里也是民间艺人、文人墨客聚集之所。除此之外,陶然亭、莲花池、亮马河、香山、八大处、万柳堂、满井、土城儿等,也是人们踏青的好地方。

旧京踏青通常是与清明扫墓结合到一起的活动。人们扫完了墓,紧接着就踏青郊游去了。古人想得很开通,祭扫完了先人之后,顺便找个地方游春赏花,连吃带喝,不亦乐乎。出游时人们往往自带食物,中午在郊外进食,下午返回城里。“穷者步行,富者乘车坐轿,路人往来颇多,喧嚣一时。”

清明之食俗——吃寒食

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关,清明节也不例外,老年间有寒食之俗,即清明节吃寒(凉)食,所以清明节也称“寒食节”。其实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天,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据传寒食节源于“介子推绵山焚身”,为了纪念介子推死难日在这天禁止生火,吃冷食(饭),以示追怀之意。在各地的寒食习俗中,被誉为“寒食十三绝”的老北京寒食习俗最具代表性。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便成了“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食俗。

通常所说的京城“寒食十三绝”,包括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糖卷果、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等十三种食品。其特点是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兼有明清宫廷美食的特点。因为清明之日有不动烟火,只吃凉食之俗,所以这些食品均在清明节前三四日内制作成,且可存放多日,以便清明之日食用。此后这些食品又有所发展,其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逐渐成为京城著名的小吃,在老北京的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多有叫卖,由此也成为“京味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寒食十三绝”在京城的一些风味小吃店里仍有出售,颇受老北京人的青睐。

清明之趣俗——放风筝

每至清明时节,那飘动于空中的各色风筝,便成为旧京最为别致的景观。人们不仅白天放,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多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当风筝高高升起时,那一盏盏小灯笼便在空中闪烁,被俗称为“神灯”、“天灯”。

风筝在我国南方称为“鹞子”,而北方则称“纸鸢”。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为工巧,有价值千金者,琉璃厂为市宜之。”北京人不但在清明时放风筝,其制作技术极为娴熟、精巧,并形成曹氏、哈氏、金氏和马氏四大流派风筝。其中“曹氏风筝”是指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制作的风筝,在扎、糊、绘、放四个方面更独特,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南鹞北鸢考工记》,对风筝制作、放飞的方式做全面论述。

老年间北京人所放的风筝,有的是从厂甸买回来的,有的是亲手制作的。特别是十来岁的孩子,大多是自己制作。以旧珠帘的条子做骨架,用浆糊粘在旧报纸上,然后拿毛笔简单的在上面画个图案,最后拴好线,就到外面去放。而比较讲究的顽主,则是请制作风筝的高手特意制作,其样式、造型独具匠心。早年间快到清明时,京城街头还有摆风筝摊儿的,出售各色各式的风筝。

放风筝妙在既能在近处观赏,又能在远处赏玩,而且全身运动,宜于养性强身。早年间南城的梁家园、湖广会馆后身及先农坛西侧都是最吸引人的放风筝场所,而离城门较近的人们,多是到关厢之外空旷之地放风筝。

清代顾禄所著《清嘉录》曰:“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据传,放风筝最早是为了放走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认为的晦气或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并高喊“晦气没了!”“灾病没了!”

清明之习俗——插柳戴柳

早年间,清明节有插柳戴柳的风俗,所以清明节又称之为“插柳节”, 民谚有“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之说,而今这种趣习已基本消失了。

民间对清明节时插柳戴柳有多种说法,有辟邪除灾之说,有求生保健之说,有纪念神农氏之说,总之是为了图个平安和吉利。另说,插柳之俗是受佛教影响,古人认为柳木能驱鬼,称柳树为“鬼怖木”,因清明有鬼日之称,故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尽管带有唯心色彩,却反映出人们驱邪、祈吉求福的朴素心理。

插柳戴柳有多种形式,最常见是在天刚亮的时候,将柳条插在门楣上。妇女多以戴柳作时令的点缀,孩子们则往往将柳条编成柳圈,俗称戴“柳圈(帽)儿”,并以柳条为材料,做成“柳哨儿”。因城里的柳树不是很多,所以人们往往是在扫墓或踏青回来时顺便在路边、河边折上几枝柳条,或插或戴。有的人还特意到城门外的护城河畔采折一些嫩绿的柳枝别在门框上,以示插柳,讨的也是一个吉利。

由于清明期间城中柳枝奇货可居,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叫卖柳条的小贩。故有文人诗曰:“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民国后期插柳戴柳趣习渐少,只有那些重礼数,图讲究的人家还在清明时有插柳戴柳的雅习,以后就逐渐消失了,而今知道这一雅习的人已不多了。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