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很多高校志愿者与家人共同参与了冬奥服务保障工作,这些家庭里每个成员虽然身处不同岗位,却在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心努力,全家人的心也因为冬奥更加紧密相连。而且他们中的部分人在冬奥会结束后依然没有放松,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残奥会积蓄心力,要以同样高质量的服务迎接新一场盛会。
孟令杰: 全家人都在为国家大事助力
北京科技大学2020级本科生孟令杰是北京冬奥会五棵松体育中心志愿者,与她一起为这场盛会助力的还有她的父母,被网友亲切调侃为“这家人能处!有事他们全家都上啊!”
在北京长大的孟令杰,自小就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2008年奥运会举办时,她正在上小学,父亲是处理涉奥交通事故以及维系交通秩序的民警,母亲是开幕式勤务保障民警,坚守在北京奥运会的一线。在她的记忆里,那年有几个月父母都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
“他们告诉我,‘这不仅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我们小家的大事,爸爸妈妈干大事去了。’”孟令杰回忆。奥运的种子从此在年幼的她的心里种下,当小孟在新闻上看到父亲的身影时,她也想成为像父母那样为国家大事发光发热的人。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报名通道开启后,曾参与过各种志愿服务的她第一时间报名并如愿以偿。此时的父母再一次站在冬奥前线,成为了光荣的“双奥人”。父亲作为涉奥交通事故备勤处理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处理涉奥交通事故,在赛时场馆周边进行交通疏导;母亲则是冬奥会朝阳地区安保人员后勤保障组的成员。一家三口齐上阵,真是难得的幸事。
对孟令杰来说,现在的她是与父母并肩作战,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与热,这让她明白了北京奥运会时父母说的“干大事”的含义,做好本职工作、不畏艰难、积极奉献就是在为国家的大事献力。
李念欣:
上阵“父女兵”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李念欣和她的父亲同时值守在现场岗位上,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幕尽心尽力。
李念欣的父亲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8K信号制作团队的领队,为冬奥会的赛事转播提供保障服务;李念欣是摄影运行领域的摄影助理,主要承担开闭幕式期间为全球媒体的450名摄影记者提供帮助和引导的工作。
早在2008年,李念欣就被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深深吸引,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2022年李念欣幸运地成为了北京冬奥会专业志愿者,传承了为奥运努力工作的接力棒。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培训前,父亲的嘱托让她记忆深刻,“疫情防控是冬奥会的重中之重,你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给他人添麻烦。但疫情的距离也不能阻挡你们与外国友人交流的热情,笑容是最好的名片,即使戴着口罩也不要忘记微笑,让世界记住志愿者的微笑。”
寒假期间,她和学校多名专业志愿者为冬奥提供赛事服务,听说父亲也来到她所在的场馆开展工作,她既意外又激动。虽然彼此忙碌,不能经常见面,但能和父亲一同见证家乡成为“双奥之城”,这种经历让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一次工作交接中,父女俩匆匆见上一面,特意拍下一张合照,纪念这份难得的奥运情缘。
李念欣自豪地透露,接下来她和父亲将继续为北京冬残奥会提供服务,相信有了冬奥会的服务经验,他们一定能在冬残奥会上表现得更出色。
张颜:
这个春节家人“云”相聚
“我的父母都是北京冬奥会的工作人员,母亲在‘冰立方’场馆工作,我与父亲一同服务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志愿者张颜一家三口都服务于北京冬奥会,成为这个平凡的北京家庭最不平凡的经历。
张颜在高三时期就报名冬奥志愿者,考上北航后又报了名,持续近一年的面试、笔试和等待后终于被录取,为何她对冬奥志愿者的身份如此执着呢?
原来,她的父母14年前就为北京奥运会服务过。那段时间他们非常忙碌,每天早上女儿还没起床,夫妻俩就已赶往赛区,晚上在女儿睡熟后他们才回到家,张颜在奶奶的陪伴中度过了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我当时很难过,6岁的我很难理解父母为什么不能回家陪我,一度很不开心。”她坦率地说。
直到高二参与学校的一次活动,张颜才对“付出”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学校组织了一支志愿队去圆明园指路,她和小伙伴们为了让游客清楚了解线路,画了很多张地图小卡片,通过图画来为游客讲解,当对方热情道谢时,满足感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
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张颜理解了父母的付出。读高三那年,北京市首次向社会开通冬奥志愿者报名渠道,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高中阶段虽然没有报名成功,但她暗暗发誓,不论将来考到哪一个城市的哪一所大学,她都要继续报名冬奥志愿者,直到成功。为了能入选,她还主动学习了很多有关冬季奥运会、反兴奋剂等方面的知识。
张颜的父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从事高山滑雪的体育项目,在父亲的感染下,她从3岁半就开始练滑雪,每年父母都会带她,甚至组织她的同学一起去滑雪场进行冬训。母女俩分析,应该是滑雪特长助力她成功入选。之后的志愿者培训让她获益良多。老师讲到“不要为了一些回报去努力,而是要脚踏实地、坚守住初心,为了国家的荣誉去做”,这和父母对张颜的教导不谋而合。
春节假期,这一家三口通过每周视频“三方会谈”实现隔空“相聚”,在各自服务的岗位上,共同为保障服务冬奥赛场奋战。虽然眼下冬奥会已经落幕,但张颜正按照学校安排进行调整,准备迎接3月冬残奥会的举行。
张亦萱:
家人隔屏相见亦温馨
张亦萱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志愿者,她的一家也在为冬奥会和即将到来的冬残奥会辛勤奉献。她的父亲张志宁两年前进入冬奥组委工作,赛前主要负责国内工作人员的类别注册,赛时被任命为国际奥委会大家庭酒店非竞赛场馆运行团队的注册经理,负责相关国际人员嘉宾的身份注册激活、修改权限、升级办理及相关问题处理工作。
母亲马晓宁是冬奥安保力量的一分子,在冬奥会期间被调往北京安保指挥中心联勤指挥部的抵离京专席,负责涉奥官员及运动员的抵离京安保工作。安全问题容不得一刻疏忽,工作中,她要聚精会神地守满24小时。
“2008年我有幸到过奥运会现场,志愿者哥哥姐姐的热情微笑让我印象深刻。这两年来与爸爸交流,我对冬奥有了更多了解和期待,所以听闻学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比赛场馆、集中管理公共区、指挥室,虽然身处三地,这个“冬奥之家”以他们的方式来“团圆”。先是父女二人在除夕当天隔街恭贺新春,随后有一天,夫妻二人也通过大屏幕“相见”了。
“妈妈当时盯着面前的一块块监控屏幕,目光扫过爸爸所在场馆附近的几块时,竟然看见了正从路上往出走的爸爸。爸爸也像是有了特殊感应,抬头朝着离自己最近的监控笑着招了招手。那天晚上我们三人视频通话时说起这事,爸爸说当时突然觉得有可能被看到,便半开玩笑地做了手势,没想到心想事成,真的很巧。”张亦萱回忆的时候不禁笑了,“这大概是一个证明吧,虽然我们三个没有在距离上团聚,但是心时刻在一起。就像冬奥会的口号那样,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向着一个更好的未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冬奥会刚刚落幕,冬残奥会即将到来,北京高校志愿者与参与奥运服务保障的家人继续坚守岗位,通过视频分享喜悦与思念,生动书写着小家的冬奥故事。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