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冬 奥 特 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技冬奥” 助力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
在“5.0版本艺术园区”体验非遗文化
他们让运动健儿的音讯传向世界
海淀区冬奥文化广场尽显“科技范儿”
外国运动员打卡延庆冬奥村中医药展示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12项技术落地 33项技术首次应用于冬奥会
“科技冬奥” 助力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

 

本报讯(记者 赵思远)突破了复杂山地气象精准预报、寒冷山地奥运场馆建设等面临的技术难题,支撑鸟巢和水立方智能化改造、氢能火炬传递、开闭幕式活动中的科技展示……记者从2月16日举行的2022北京新闻中心科技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本届冬奥会上,212项技术落地,33项技术首次应用于冬奥会,“科技冬奥”大放异彩。

记者了解到,2017年国家“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共安排部署80个科研项目、212项技术,重点解决了冬奥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实现高质量办赛提供支撑。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介绍,在参赛和观赛方面,“科技冬奥”专项在运动员技能优化、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测、训练基地建设、高性能竞赛器材和服装等方面部署任务,重点研发科学化训练方法和装备,建立智慧化比赛训练场地,研制适合我国运动员形体特征和运动特点的高性能服装,提升运动员参赛水平。

围绕“5G+8K”、云转播平台、VR观赛、智能语音服务等方面部署任务,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提升观赛体验,塑造冬奥的“科技感、未来感”。

在安全和示范方面,重点解决冬奥会安全监测预警、运动健康保障、环境风险评价等技术和装备问题,并围绕氢能出行、无人驾驶、100%清洁电力、智能机器人、无障碍服务等新技术在冬奥会场景中的集成应用。

据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北京市科委先后测试了200多项技术,涉及到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其中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

冬奥会各大场馆部署的150余台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比传统手段提高3倍,可及时检测场馆内各环境。

为赛事服务保障人员配备的3万余台多体征感知设备,可及时发现并上报身体异常的情况。

为传递奥运圣火研发的应用碳纤维材料的氢燃料火炬,不仅重量轻、耐高温,还能做到燃烧“零”排放。

在速滑馆运用的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可提升能效20%以上,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