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终清欠,除了讨薪还需要做点什么
“非遗大集”让传统年味更浓
“务工返乡直通车” 让工友踏上温情回家路
关爱行动
对“更改认证”骗局 需合力遏制
避免校园食物浪费 激发珍惜粮食意识是关键
要释放送春联活动的文化溢出效应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终清欠,除了讨薪还需要做点什么

 

发生了欠薪就应该立即解决,而且因为数额少,矛盾分散,解决起来并不难。累积到年终,数额大、问题多、又集中,反而增加了工作难度。

岁末年终,各地为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消息频现报端,“集中”“专项”“举措”“成果”等词句向人们传递着有关部门为农民工办好事、办实事的信息,追讨的数目也是动辄数以亿计,可谓“战果辉煌”。年年如此,似乎已成“惯例”。细心的读者发现,今年各地的讨薪行动还增加了“根治”字样,颇显决心之大,力度之强。

为农民工追讨欠薪当然是好事、实事。不过,年年如此大规模的讨薪集中行动,成绩固然可嘉,却也给人“到处是欠薪,而且数额越来越多”的印象,不免让人发问:各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欠薪?追讨工作为什么不做在平时?除了岁末大张旗鼓的集中、专项、强力清欠,有关部门是否还应该多一些思考?再做点什么?

在欠薪问题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工?国家政策、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更多的非农民工劳动者没有或者很少遇到欠薪问题,而农民工却非得到年终才能结算,这是什么道理?是用人单位无视法规,还是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抑或都视农民工为弱势群体,“忽视”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彻底解决,农民工的欠薪、讨薪仍然会继续,甚至可能积累成为更多更大的问题。

清欠有成果,但为什么行动总是要到年终?发生了欠薪就应该立即解决,而且因为数额少,矛盾分散,解决起来并不难。累积到年终,数额大、问题多、又集中,反而增加了工作难度。这个道理并不深奥,怎么就不能付诸日常的行动?年终集中行动固然声势浩大、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广泛,但这中间有没有一种不宜言表的“彰显政绩”含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需要从日常做起,在点滴中体现,及时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政绩,而不在于声势,更不在于数字。

清欠只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相关部门有没有更全面、更周密的通盘考虑?面对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庞大的新业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日渐增加的劳动争议,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了。中央多次就农民工问题提出的措施、制定的政策、出台的法规,表明了中央的态度和决策,各地应该迅速行动,坚决贯彻,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把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年终清欠,自得于些许成绩。

要彻底解决包括欠薪在内的农民工问题,能不能下决心尽快建立起长效机制?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转型、国家发展,不是在特定形势下、一定时限里,采取几次集中、专项行动就能够解决的,必须有长远考虑、统筹安排,直至以法律法规给予规范。以欠薪问题为例,既然相关的劳动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就应该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而不能平时不严,年终“算账”。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发生之初,解决在分散状态,解决在农民工最需要的时候,才是最有效的工作。

年终清欠,除了讨薪,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农民工问题上,某些部门和干部的思维理念、工作方法、能力乃至作风,也应该在“清欠”之列。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