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维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注意:恶意欠薪5000元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婚前的借款离婚时能要回吗?
被派遣劳动者 停工期间也享有工资
建筑工程总包商对农民工欠薪清偿承担连带责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婚前的借款离婚时能要回吗?

 

李女士与王先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期间,王先生兼职做一些小生意。因生意周转,他向李女士借款70000元。

2019年9月3日双方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书一份》,约定王先生婚前向李女士借款在婚后偿还,且该款项属于李女士婚前个人财产。同年9月5日,双方办理了结婚手续。

2020年5月21日,王先生向李女士出具《还款协议》,约定其于2020年5月31日前向李女士偿还借款。

2021年3月5日,李女士起诉离婚未获支持。同年7月5日,李女士起诉要求王先生偿还其借款87000元。

法院庭审中,王先生辩称,其系被迫出具还款协议,李女士交付给他的资金已经全部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没有用于其个人事务,因此,涉案款项的性质不能认定为借款。

法院审理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遂判决支持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

【说法】

按照《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颖秋律师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婚前的借款协议是否因结婚而使借款归于消灭,离婚时是否可以向另一方要求偿还。也就是说,王先生是否应当履行《婚前财产协议》和婚后的《还款协议》。

本案中,李女士与王先生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前,王先生向李女士陆续借款70000元并出具了《婚前财产协议书》,此时,双方不存在婚姻关系,其性质属于两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不会因二结婚和其他财产的混同而混同。

李女士与王先生结婚后,王先生又向李女士出具了《还款协议》,对婚前的70000元借款约定了还款期限。这是双方对婚前借贷关系的再次确认,也证明双方之间没有因结婚而使婚前的借款归于消灭。法院庭审时,王先生虽辩称该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但是,该主张与借款时的约定明显不相符。现还款期限已到,王先生拒不偿还借款的行为已经构成违约,因此,王先生应当偿还李女士的借款,法院亦作出了相应的判决。

□本报记者 赵新政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