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上班时努力工作,休息时就享受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周会上网课(兴趣班),喜欢阅读一些文化、历史之类的闲书,会定期外出旅行,自认为把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很好,感觉日子挺充实的。可是和朋友们比起来,自己似乎又显得格外不上进:小A考上了某高校的研究生,小B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证,小C升职了。相较而言,感觉自己像是一条咸鱼,好焦虑。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在奋力奔跑,和时间赛跑,和同辈赛跑,也和快速发展的社会赛跑。在这全民比拼的时代中,很多标准也跟着水涨船高,比如以前绩效90分是优秀,现在95分似乎也只能是良好,长此以往我们的幸福感也势必会大打折扣。
很多时候,为什么明明自己过得很好,一看到别人有所成就,自己还是会跟着别人奔跑?或者像你一样产生焦虑?这其实跟我们的价值体系过于单一有关,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目标似乎都是统一的,住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给孩子更优质的教育,这些共同的目标把我们放在了同一条赛道上。
但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的跑道也不应只有一条。你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努力且快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见你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并不是像你说的“咸鱼”。你只是与朋友们不在一条跑道上而已,但你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跑道上“笑傲江湖”。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更好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然后用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跑道上奔跑。
专家建议:
一味迎合外界跟着别人跑,并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反而可能会加剧焦虑。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知道你是谁。美国学者M.H.弗里德曼等人在研究心脏病的时候,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人格。A型人格有较高的进取心、成就感、自信心,更适合从事有高强度竞争力的活动。B型人格则相对与世无争。两种性格都有正反两面,不能说谁好谁坏,但从特征来看,A型人格似乎更适合不停地“奔跑”。所以尝试罗列出自己特征,分析自我人格特征,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无止境地“奔跑”。
知道你该去哪。理性定位,对未来做长期的规划,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而后朝着这个方向行走,而不是被别人带着走。
知道你该做什么。当然,适当的比较是有积极作用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假设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会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向上比较,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向下比较,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这是进一步自我完善的基础。
人生不应该是复制粘贴,生活要多元化,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是对生命敬畏,也是对自我的尊重。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