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12月22日,教育部举办“办实事 见实效”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和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工作落实推进成效。据悉,秋季学期逾七成学生睡眠时长达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上升至33%。
教育部介绍,“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发布后,全国98.7%的学校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96.1%的小学和97.4%的初中上午开始上课时间做到“小学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的规定要求,少数地区因为时差原因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作息时间。7714万份家长无记名问卷反映,秋季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比2020年底有关调研结果有较大提升,有的学校还提供了午休时间和条件。
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学校普遍提供了学生与家长必要时紧急联络的通道,秋季学期普遍做到了不再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截至2021年12月20日,全国99.63%的学校已按照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图书进行清理,清理问题图书5000余种。
目前,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已经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各地建立完善了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中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上升6.5个百分点;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视力不良率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下一步,教育部将大力推进足球、篮球、排球、冰雪运动进校园,建立完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和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为导向,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记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并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