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挑、美丽、亲切、干练、爽朗,这是张颖给大家的印象。在北京公交集团客三分公司,提起张颖的名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在32年的职业生涯中,卓越的实干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她成为公交女驾驶员中的杰出代表,更是职工交口称赞的“老大姐”。
一句话坚定一生情
1989年,18岁的张颖走出山西农村来到北京。在一次招工会上,负责公交招工的老师傅一眼从人群中看到了她,叫住她说:“这位姑娘,来我们公交吧!一看你就能干,又是大高个儿,以后肯定能开上公交车!”
老师傅的话,一下子抓住了张颖的心,对啊,开公交车!没有丝毫犹豫,张颖就在招工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没想到,自此以后张颖就开启了32年的公交人生。
加入北京公交后,张颖从售票员干起,1993年,她通过驾驶员培训班考试并如愿以偿握上了公交车的方向盘。28年来,张颖开过的公交车型数也数不清:从解放底盘的BK640、BK641,到2018年,公交进入新能源时代,张颖开上了全新的纯电动车,她的驾驶履历,也记录了北京公交车的时代变迁。 张颖说:“这么多年来,我跟公交车一起跑在路上,亲眼见证了公交的进步,特别荣耀,特别自豪!”
对张颖而言,公交驾驶员既要苦练技艺,操作准确,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将观察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结合实践总结方法,从而让更多的驾驶员得到启发。针对城市公交驾驶员的行业特点,她总结出《安全驾驶五到位》;针对老年人乘车问题,总结出《安全进出站三五秒工作法》;针对首都城市道路的路口重点,提炼出《路口安全控速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工作智慧,被制成了视频,在公交集团的“创新工作室项目展示大会”上进行了汇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传播,让许多年轻的驾驶员受益匪浅。
一信念坚持一腔爱
张颖说:“近些年来,公交车技术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在做好安全驾驶的同时,我认为司乘人员的工作重点应该更多地转移到对乘客的服务上。”
凌晨五点半,天还没亮,北京南站公交站台,一辆665路准时发车。“早上好,这是665路首班车,开往鹿海园公交场站。”驾驶座上,头发束起,画着淡妆的张颖声音柔美,微笑着对乘客说。常年开早班车,摸黑出门,张颖却始终保持着化妆的习惯,“服务乘客,咱得有个好形象。虽然开的是公交车,但我们的服务也可以达到动车标准。”
动车标准的服务,首先就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师傅,最近的商业区在哪?买东西去哪?”这是下了火车的外地乘客常问的一句话。“您到木樨园桥站下车,过马路就是百荣商城,吃的穿的都有。”不管是找便宜旅馆,还是去医院看病、银行取钱,张颖都能给出指南。
“乘客满意,就是我的追求。”这是张颖经常说的一句话。665路全程37站,途经47个红绿灯,每个灯的时长都记在张颖心里。在她看来,控制好运营时间,提升准点率,是提升公交车吸引力的有效举措。
除了车开得稳、到得准,在提高服务质量使乘客满意上,她也下足功夫:利用休息时间到沿线各站点走访了解乘客诉求、解答乘客询问;背诵观光导游词,以便更好地向乘客宣传介绍北京名胜古迹;自制清洁工具,总结清洁小妙招,使车厢时刻保持整洁、温馨……在她看来,乘客就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所以坚持微笑服务,成为张颖的一大服务特色。许多乘客因此记住了她的名字,他们说:“上了张颖的车,就像坐自己家车一样,看见她就感觉亲切!”
一颗心坚信一件事
作为客三分公司第一批聘任的班组长,也是为数不多的女性班组长,张颖发挥了“有班带头加、有事带头扛、有题带头解”的班组精神,在车队和分公司的班组建设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为保证车队各条线路正常运营,她和组员们利用业余时间,熟悉各条线路,实现哪里缺车哪里加班,保证运力,不出大间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身为党员的张颖主动请战,马路上车少人少,她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规范,不走快车,准点运营;每趟车做到通风、清扫,扶手、座位、车辆的每一个角落,她都要仔仔细细地擦上一遍又一遍;坚持每站提示乘客戴好口罩,保持车厢通风。职工群众有生活困难,她作为党员敢于担当。南站南广场调度室没有通自来水,职工喝水成了大问题,她主动承担了运水的任务,30斤一桶的水,她能轻松扛在肩头。在她的带领下,党员和职工群众们一起运水、搬水,南站饮水从此再没有断过,大家喝上了放心水。职工们为此给张颖送了一个“通勤车夫”的称号。
28年来,张颖在驾驶员岗位安全驾驶86万公里,是公交系统为数不多获得金方向盘奖的女驾驶员之一。回首过往,即将退休的张颖说,是北京公交接纳了她,使她最终从一名乡间女孩成长为企业的先进、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我把努力做好一名新时代的公交人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公共出行服务。”张颖说。
□本报记者 边磊 通讯员 王硕 郭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