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一生跟党走
择一事而终一生
“红船精神”历久弥新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船精神”历久弥新
——读黄亚洲《红船》
 

今年7月,聚焦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电影《红船》上映,同名原著随之摆上了我的案头。

小说《红船》洋洋洒洒60多万字,记述了1919年到1928年十年间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我沿着这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去追寻“红船精神”,掩卷之际,给我内心带来极大的触动。阅读这本书,我被作者精心刻画的历史人物所打动,更为革命者们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所折服。

作为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系统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艰难历程的大型文学作品,《红船》以真实事件、历史人物为依托,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壮大的光辉历程。

1921年7月,一艘画舫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红船从此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红船》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蓝本,着眼于大事,落笔于伟人,堪称历史和文学的有机融合。黄亚洲作为知名党史专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这本著作可以说是他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进行提炼梳理和艺术重构,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让故事内容以及人物形象更加引人入胜和饱满立体。

《红船》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历史,通俗性是其一大特色。书中,作为革命先驱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毅然投身革命,和黑暗势力斗智斗勇,甚至为了信仰而流血牺牲。但在生活中,他们也是普通凡人,有着不同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和喜怒哀乐等人性特点。书中描写了陈独秀与高君曼、毛泽东与杨开慧、周恩来与邓颖超、瞿秋白与杨之华等几对革命伴侣的情感生活,大大增强了人物的血肉感,摒弃了脸谱化,不仅平衡了紧张的革命工作气氛,还有效地拉近了历史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小说擅长在细节描写上塑造人物性格,如毛泽东在长沙讲课时让学生站在课桌椅上听课的情景,反映出毛泽东倡导平等和尊重他人的秉性。杨开慧不愿意坐轿子,彰显其对封建社会糟粕陋习的痛恨。而书中完全虚构的人物,如石头、石花、黑筐、小扁担等,使毛泽东的形象有了背景,显得更加厚重丰富。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和价值追求,代表着不忘初心跟党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实践态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红船精神”历久弥新。作为新时代的一分子,我们一定要大力发扬“红船精神”,大力弘扬党的光辉业绩,把“红船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在各自的领域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钱先峰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