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探访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北京赛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冬奥会场馆地理溯源
探访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北京赛区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有关比赛项目及场馆设置,受到广泛关注。北京赛区是三大赛区之一,届时开幕式及闭幕式等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行,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冰球在五棵松中心区举行。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在石景山首钢中心区举行。

这些赛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悠久,溯其渊源,多有掌故。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曾属朝阳区洼里和大屯乡;首都体育场馆位于海淀白石桥畔,五棵松中心区地处京西五棵松,石景山首钢中心区地处石景山下。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历史上曾为“京北水乡”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所在地曾是朝阳区洼里乡和大屯乡部分辖域,地处永定河故道清河中下游,元代为大片沼泽地,清代则呈现“荷田绵延、柳苇蔚然”的景象,故有“京北水乡”之称。

这一区域,秦至隋唐先隶广阳郡,后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南京(燕京)道析津府,金代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为大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直隶)顺天府大兴县,后为京兆地方大兴县辖域、北京市北郊区等,1958年起属朝阳区。

“洼里”之名源于地貌形态,1947年定名。据《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载:“洼里原为仰山洼内的沼泽地,成村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名洼子里。该村地势低洼,为盆状地形,故名。”

“大屯”之名则始于明代,源自皇家粮仓。《朝阳史话》称:“大屯乃(明)正统囤皇粮之地,称大囤,俗言大屯。”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败退朔漠的元军渐渐地恢复了元气,便不断向南侵扰。为了加强防御,明朝政府便在京城北部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并在军营附近建有许多粮仓,大屯附近便有几十座,俗称“皇粮囤”,也称“大囤”。明朝灭亡后,大囤附近形成村落,俗称“大屯”。

洼里、大屯一带因地势低洼,沟渠纵横,多泉水及自流井水,清初已有水稻种植。每到汛期,正是水稻生长期,清河水量较大,由此成为沿岸水稻浇灌的主要水源。这里所产稻米颗粒圆润,色泽光亮,被称为“清水稻”,而蒸成米饭香甜细嫩,松软可口,尤宜煮粥,味道清香,清代曾为贡米。此地水稻种植持续到20世纪末本世纪初。当时洼里乡的水稻种植面积达5700多亩,下清河、洼里村、西关庄均有水稻种植,洼里“清水稻”享誉一方。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在洼里乡及大屯乡部分区域兴建奥林匹克公园。至2008年7月基本落成。由此成为奥运会核心区,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包括奥运村、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会展中心等。

首都体育场馆

白石桥始建于元代

首都体育场馆地处海淀区东南部的白石桥畔。白石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横跨高粱河(长河),因所使用的石料为白色,时称“小白石桥”,明代重建后称“白石桥”,清代改建为单孔、米黄色花岗岩砌筑的梯形石桥,依然称“白石桥”。桥的结构上部为条石梁,下部为条石砌筑,桥长10米,宽6米,高3米,两侧立有石刻护栏,两端戗以抱鼓石,是北京地区保存较好的古桥之一。

为了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1982年在古桥西侧(相距仅一米多)又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梯形跨河公路桥,两桥“合二为一”。1998年改扩建白颐路时,拆除了旧石桥的护栏,在扩展后的两侧修建了白色的新栏杆。

白石桥的来历,另有一种说法。很久以前,在长河北面有个村庄,因最早定居的人家姓白,故称“白家庄”。当时长河上没有桥梁,村民们进城很不方便,于是人们集资在长河上修了一座小石桥,因紧邻白家庄,又用白色条石建成,故称“白石桥”。

有史料记载,清代时,白石桥附近也称“郑亲王坟”,又称“王爷坟”,墓主人是清顺治帝之叔——济尔哈朗,曾被封为郑亲王,后代世袭,最后一位郑亲王叫端华,即清光绪年间军机大臣肃顺的哥哥,后来被慈禧太后赐死。在郑王坟旁边有看坟户(照应)居住的平房,叫胡家楼。虽然称“楼”,但并不是楼,而是一幢建在高坡上的大房子,远远望去显得很高大,就像一幢小楼,因看坟的人姓胡,故称“胡家楼”。后来拓宽白石桥路(今称中关村南大街),胡家楼地名遂取消,唯有白石桥这个古老的地名被保留下来。

清末民初时,白石桥虽然是西直门外的郊野,因是去往京城西北的必经之路,早在1935年便开辟了公交线路,时称3路(今332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在此开发建设,但白石桥附近仍有许多农田。随着道路两侧的不断开发,附近的农田逐渐被征用。此后在扩建西直门外大街时,在其南侧新建了一座横跨西直门外大街的新桥,称“白石新桥”。

五棵松中心区

五棵古松曾是京西标志

五棵松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200多年前清代提督邵瑛的墓地曾在此处,时称“邵家坟”,因其看坟的“照应”姓葛,也称“葛家坟”。邵家坟以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邵升陛立祖。邵升陛有一子,名邵瑛,字桐南,号姚圃,生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甲辰科(1784年)进士第二人(榜眼)。邵瑛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三年(1798年),邵瑛以内阁中书出任湖北乡试副考官,后历任翰林院玉牒馆协修、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检阅等职。嘉庆七年(1802年)又出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后“告乞假归”,不复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病逝,遂葬于京西沙窝村附近,其墓周围有五棵高大的松树。大致位置在今天的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北侧站口。这五棵松树有近20米高,傲然挺拔,直冲云天,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之一。

早年间出阜成门往西南有一条去往门头沟的大道,许多从门头沟往京城送煤的、拉骆驼的人大多走这条路,五棵松附近是必经之地。民国年间,出阜成门往西越走越荒凉,人烟稀少,时有打劫的强盗、土匪出没,许多人都不敢单独行走。为了安全起见,去往京西的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聚齐,然后结伴而行。日子一长“五棵松”三个字便被叫习惯了,逐渐成为地名。

民国时期五棵松一带逐渐成聚落,称“五棵松村”。“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看上了五棵松这块风水宝地,在其周围构筑碉堡、炮楼。20世纪70年代此地属海淀区玉渊潭人民公社五棵松大队。

1966年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时,其线路正好从五棵松附近经过,并在此设站。当时还没有暗挖技术,而是采取明挖的方法施工,所有工程都是“敞开式”进行。为了保住这五棵松树,人们想尽办法,但还是有一棵先死了,园林部门试图重植一棵,没有成功,最终连剩下的四棵也没保住。五棵松树虽然没有了,但人们并未因它们的消失而改变对这一地方的称谓,依然称此地为“五棵松”,并在附近补种了五棵松树(今五棵松桥西北部),以示纪念。

石景山首钢中心区

曾成为“十里钢城”核心区

石景山首钢中心区位于石景山区西部首钢园内。石景山区因辖域内有石景山而得名。

石景山位于石景山区西部,原首都钢铁公司(今首钢园)院内西北隅,西临永定河,海拔183米,属于太行山的余脉,是北京西山风景区的一个亮点。

“石景山”之得名通常的说法是此山因由石灰岩构成,以“石”为“景”,故称名。另有石经山、湿经山、石径山、十景山、石井山、失经山等俗称。而“燕都第一仙山”之美誉则出自明代许用宾的《重修天主宫碑略》:“神京之西,四十里许,山曰石经,又云湿经,亦名石景,惟山雄峙一方,高接云汉,钟灵秀之气,郁造物之英,真为燕都第一仙山也。”

首钢创办于1919年初,选址于永定河畔,石景山脚下。最初为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炼厂”。民国时期曾称“石景山制铁所”“石景山钢铁厂”。1948年12月17日获得解放,先后称“石景山钢铁公司”(简称石钢)“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1949年在全国解放区率先恢复生产,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建设。曾是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高峰期拥有员工20万人,厂区占地面积广大,故有“十里钢城”之称。

为了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2010年12月20日,首钢完成了在北京地区的最后一炉钢冶炼后,全部停产,但厂址作为工业遗址被保留下来,并改建成“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简称首钢园区)。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