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不只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式农耕文化传习,还有散落于民间、缠绕在舌尖的循古传统小吃。翻阅朱应著绘的《小食里的光阴》,立春的名糕、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芒种的梅子酒、立冬的芝合糖……仿佛都有了独特的生命和灵性,从乡野故土优雅自然地走到字里行间,而那些日渐遗忘的小美好与慢生活,也循着一笔一画、一米一茶,不慌不忙地渲染开来。
书中有字画、有美食、有温暖的日常、有大地和四季阳光。朱应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家。“观察身边一草一木,收获每个时令的鲜美丰硕,感受应时生活的妥帖与舒适。不急,慢下来,生活会给我们一个答案。”朱应把最素朴的小吃,用最正宗的食材,最传统的古法手作一一还原。哪怕一捧米、几粒枣,也容不得半点含糊。心之所至,纯粹的食物便有了最浓郁的情感寄托,如此方可代代传承。
当节令小食遇见互联网时代,市面上便冒出了不少“网红”,比如被商家开发出咸蛋黄、酸菜鱼、小龙虾味道的青团。朱应却反其道而行,一心追溯起胖团子那一抹绿色的古朴由来。南瓜叶,是比艾草更早被应用于青团的颜色来源。首选南瓜未熟时藤上的叶片,叠起来存一个冬天,来年春天再用;稻米磨成粉后,要晒上整个腊月,这样口感才更糯;红豆不见得越大越圆越好,农家篱笆地种的赤小豆最地道。就这样,做成几只青团,要耗上一整天。朱应不急不躁地做着青团,每一个步骤都有着对食物满满的敬畏。
这门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让她领悟到了“慢慢做”的精髓,“以前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很耐心、很踏实,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生活美学。”
作为一位妈妈,朱应喜欢跟孩子一起遵循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寻觅传统小食的制作方法,或拜访手艺人,或翻阅古书典籍,用心感受前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记忆的原乡,讲究应时而食,每一种精致的小点心,唯有特定的节气才能尝到,一旦错过就只能待来年。一有时间,朱应就带着孩子去乡下找年纪颇大的老人“学艺”,那些工艺繁琐、难以量产的小吃食里,既有大人难忘的童年,也有孩子需要了解的故事。“节气是什么?是盼头,是希望。”时令运转,一年一轮回,久违的小美好伴着小甜蜜自会依次重来,不早不晚。朱应还会引导孩子设计小食包装,绘制温情小画,这样的心手传递,她称之为“有态度的传承”,让孩子对传统节日充满了新的感知和憧憬。光芒虽小,却如暗夜烛火,足以穿透生活,照进内心。
人类是自然的孩子,无论过去和未来。跟着节气过日子,是一种中国式生活美学,其中有润物无声的坚持,有细腻悠远的诗意,在浮躁都市里营造心灵的风景。从容恬淡,默会于心,如朱应一般,把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化,可以让我们在忙碌日常中收获一份小确幸,体味一份久违的温暖。
一碗热粥,有安有暖。或许,随着节气应时而食,慢点生活,就是踏实、美好的一生了吧。
□刘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