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大爱架起空中救援“生命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大爱架起空中救援“生命桥”
——记北京华彬天星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飞行师曹威
曹威驾驶贝尔429救援直升机进行绞车救援作业
曹威驾驶贝尔专业医疗直升机进行航空医疗转运
曹威对执行武汉抗疫物资转运任务的飞机进行消毒
曹威(左)在进行水上救援准备(资料图)
 

“我热爱飞行,已从事这个行业将近20年。随着飞行时间越来越长,我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飞行让我心胸开阔,我坚持要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曹威是北京华彬天星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飞行师,已安全飞行近7000小时,其中应急救援类飞行时间约2000小时。

自2014年华彬航空救援队成立以来,曹威一直担任队长,在救援团队建设、训练和救援实战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多次带领救援队执行山区消防灭火、防火防汛巡查、医疗转运、院前急救、鼠疫防控、水上救援等任务。“每次做完救援任务,都是一次对心灵的提升,也是对每名飞行员肩负责任的诠释。”曹威说。

一次应急医疗救援

开启“院前航空医疗救援”先河

“载有活体心脏的直升机即将落在安贞医院外,占用路面,请社会车辆避让……”2014年5月2日,北京交通广播紧急插播了这样一则消息。

听到消息,在安贞桥附近的社会车辆自发地将安贞桥的路口封闭,腾出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空间,并用车灯照向地面作为引导。几分钟后,曹威驾驶的直升机缓缓降落在这里。至今,曹威还清晰地记得那块儿被车灯照亮的地面。

“那天是五一假期,白天我们在做娱乐观光飞行,下班后坐到饭桌上正准备一起聚餐,突然接到120急救的电话。”曹威回忆说,当时,一枚活体心脏正在南航的班机上飞往北京,原计划是到达首都机场后由救护车转运到机场外,由警车护送到安贞医院。

心脏离体后6个小时将不能用于移植救治,这枚心脏从离开身体到北京就要用4个小时。当天,首都机场高速发生了连环交通事故,连带着周边的几条高速都出现了严重拥堵。预判到心脏可能失效,120急救人员这才联系到曹威,询问是否可以采用直升机进行空中转运。

“我当然是希望尽一份力,但当时历史上还没有直升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先例,我只能联系试试。”曹威说,没想到首都机场了解情况后立即表示同意。曹威和同事们启动紧急预案,只用了15分钟便拿到了7个相关管制单位的批文,有了起飞的外部条件。同时,他着手准备飞机、飞行员、航路信息等内容。

“从报批到准备起飞只用时20分钟,各单位都是一路开绿灯,首都机场也组织航班给直升机腾出降落空间。”曹威回忆说。他驾驶飞机用了15分钟,从密云的机场飞到首都机场。运载活体心脏的航班就停在他的直升机旁边,负责运输的医生下了航班就直接登上直升机。从首都机场起飞,7分钟后曹威就飞到了安贞医院门口的十字路口处,于是便有了开头的场景。最终,在心脏离体5个小时后,被成功移植进了患者的胸腔。

“大家听说是航空医疗救护,都齐心协力开辟绿色通道。但也有人说,这得是什么人物,搞这么大动静。其实,病人就是一名普通患者,我们公司这次的飞行也是完全公益的,并没有收取费用。”曹威说。

在曹威看来,这次飞行的意义是开启了航空医疗急救参与“院前急救”的先河。“以前我们也做医疗救援,主要是院后转运为主,提早会做好方案、航路规划、飞行计划等,一切都按部就班,这是第一次做‘院前急救’。”曹威说。不同于院后转运的各种确定,“院前急救”发生的突然,降落地点不明确、目的地不明确、路线未经勘察……种种的不确定性让航空救援者承担很大风险。“支撑我们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人道主义精神,更多的是面对一条条鲜活的等待救援的生命,我们责无旁贷。”曹威神情严肃地说。

在那之后,北京华彬天星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与999、120的常态化合作,公司的4架常备医疗机,如今在全国运行,专门从事各种航空医疗救护。

开展应急消防救援

怀揣敬畏之心守护安全

“以前,护林飞行主要是从事巡查工作,我们从空中很容易找到起火点,把具体位置通知给消防部队,由他们进行处置。”曹威说起了在消防救援上直升机发挥的效力,“近几年,随着大家对航空力量的逐渐认识,我们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多,参与了多次大型火灾的扑救。”

2019年6月24日下午,正在训练中的曹威接到密云区应急局的紧急通知。原来,密云区东北方向山区内有着火点,地面消防车和消防员无法抵达。曹威果断中断训练,第一时间通知运行部门申报消防灭火计划、组织机务加装灭火吊桶、安排油车前往着火点附近备用加油,仅用时30分钟便完成所有飞行准备工作。“当时遇到的困难是大概只有一个多小时就要日落了,直升机在日落以后飞行很危险,什么都看不见,容易触碰山体和电线。而且火场附近没有能加油的地方,飞过去了灭火没问题,但是很可能飞不回来。”曹威回忆说,虽然考虑到种种情况,但还是决定先去救火。

现场,消防部队已经把大部分山火扑灭,只有一处绝壁上还冒着火苗。曹威驾驶飞机往返水源地和火场,一桶水一桶水地浇向火点,一共来回往返28次,吊水28桶,用时两个小时完全扑灭了绝壁上的山火。

“当时,现场有转播车把画面实时传送给指挥大厅,屏幕那头的领导,还有现场已经灭完火的官兵都盯着看,我心里还有点小紧张和激动呢。”曹威回忆说。

2020年6月,山西省长治沁源县发生大面积山火,山西省应急局向各方消防灭火救援力量发出求助信息后,曹威快速做出反应,根据任务特点组建了消防救援分队,他带领3个机组3架航空器奔赴火场一线。

抵达现场后,曹威发现由于火势过大,火场上空气流不稳定,火场烟尘会造成救援设备故障。他带领团队迅速调整作业方案,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术,3天吊水462桶,将山火成功扑灭。

“原先的救援体系里,大家都认为森林消防要用运水量多的大飞机,但随着这几年的使用来看,小直升机有特别多的优势。”曹威介绍说,虽然小飞机一次取水量少,但往返时间短,3架直升机可以不间断的运水。

同时,小飞机也有着自身的劣势。由于自身轻、马力小,气流不稳定,再加上森林火灾随时有燃爆风险,一个火球一个火球的向上空炸,带来了极高的风险。

“森林灭火真的是提着脑袋在做,每次做完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会更加谨慎,我们对生命、对风险的敬畏感更深了。”曹威说。

疫情中“逆行”

改装设备为百万亩草原播撒鼠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怀揣着一颗想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的心,曹威第一时间安排救援队向武汉、向民航局、向航空协会提交请战书。“我们组织公司的干将上阵,制定机组防护方案,采购防护装备,测算航空器最大限度转运物资的配载,规划物资运送的航路航线。”曹威告诉记者说,公司前后3次完成了北京至武汉地区的重要且急需的医疗物资和检测试剂的转运任务,医疗设备和物资的运送,在当时无疑是“雪中送炭”。此外,曹威还亲自安排和布置机组隔离区以及隔离期间的保障方案,让机组无后顾之忧。在他的指挥和组织下,不但圆满完成了物资转运任务,且机组与救援队实现零感染。

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期,内蒙古锡盟地区鼠疫突发,在接到锡盟政府应急办公室的应急指令后,曹威在进行安全、防护、疫情影响的评估后,决定迎难而上。“我们紧急抽调了公司飞行、机务、场道、运控等多个部门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成立应急保障专项小组。”曹威告诉记者说,难点是机上没有播撒鼠药的设备。

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从接到通知到出发只有一周的时间,作为总指挥,曹威购买了拖拉机用的播撒设备,和机务人员一起动手焊接。随后,他们在自己的机场进行播撒实验、反复调试。“大概4天时间,做出了6套播撒套装。其实,按照航空的规矩来说这是违规的,但是为了紧急救灾,我们只能一边干一边改造。”曹威回忆说,当时住在牧民的家里,外边的温度零下30多摄氏度,大家都身穿防护服,既要防鼠疫,还要防跳蚤。最终,半个月的时间里,在冰寒刺骨、风沙遍地的恶劣气候条件下,曹威带领7架直升机为100多万亩草原全部播撒了鼠药。

“疫情期间的无畏‘逆行’,是我们通用航空人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曹威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