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教育部发布“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典型案例,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九个城市入选。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获悉,目前北京市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达到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为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共有12个。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整顿校外培训市场乱象。其中北京建立专门管理平台,实现资金、学生、教师、课程、机构“五个管起来”,以“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24小时在线监测”等多种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双通报、双转办”,累计对120多家机构予以通报,对多名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对多家违规企业顶格罚款1500余万元。
北京从严从快大力整顿校外培训营销乱象,市属媒体、公共场所等全面停播培训广告。建立区教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同审联批”机制,设立“绿色通道”,统一做好非营利法人登记等相关手续。多措并举提供22万余个岗位,促进教培行业人员转岗再就业。落实“一企一策一专班”要求,要求机构“应退尽退、能退尽退”,指导学生家长通过消课、退费、诉诸法律等方式妥善解决退费难问题。成立校外培训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中心,进行针对性处置化解。
上海市大幅压减培训机构数量,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建立“教育部门排摸机构—银行监测机构账户并对非常规开支进行预警—多部门联合约谈、分类处理”的存量培训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并根据日常检查结果和监测情况动态调整。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机制”,由被动的机构停业应对转为主动的提前储备公益资源,已形成超过14亿元的公益互助课程库,为学生“消课”创造了条件。
广州市从严治理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示书》《警惕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提示书》,公布“白名单”和市区监督举报电话,986所校外培训机构上线“穗好办”市民平台向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监督服务。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机构开展行业互助,承接退出机构的未完成课时,助力机构良性转型和退出。针对性储备教培人员就业岗位2.5万个,组织9场次教培行业线上招聘会,推动机构人员分流再就业。
成都市开展为期5个月的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累计派出260人次现场督查校外培训机构,督促整改违规办学行为301件次,严格把好校外培训入口关、过程关和监督关。充分发挥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以及中小学校等作用,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隐患再排查工作,全面摸清本区域校外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和风险底数。根据具体风险隐患情况,划分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风险等级,分片包干,对红色和橙色风险等级的培训机构实行“一人一机构”对接方式,落实管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