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时。其实每年这个寓意团圆的传统佳节,仍然有很多人坚守在岗位。比如每次讲解都收获满满成就感的红色讲解员、保障百姓采买食材的超市收银员、用坚持和热爱守护一方平安的刑警、疫情常态化期间24小时待命的核酸检测医生……他们为了更多人能跟家人安安稳稳地团聚,远离亲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月儿更圆了。
香山公园革命纪念地旧址“来青轩”讲解员 王艳
红色讲解员收获满满成就感
王艳是香山公园革命纪念地旧址“来青轩”内的一名讲解员,今年中秋节是她在香山度过的第三个中秋节,也是来青轩自对外开放以来的第三个中秋节。
来青轩是1949年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四位领导同志的办公居住地,近年来也是游客“打卡”的热门红色景点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这里的讲解员们不仅要做好讲解服务,更要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确保给市民游客游玩提供安全的环境。
中秋节假期,为了做好充足准备,王艳每天都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单位,先是进行体温检测登记,然后严格按照比例配比好消毒液,在游客到来之前对展室以及游览区域仔细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检查展品是否完好、地面是否湿滑等,待一切准备妥当后,准时打开来青轩的大门迎接游客。
王艳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参观的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满足大家了解香山红色历史的需求,公园将义务讲解调整为每20分钟一批次。这样,王艳每天要接待5批次以上的游客。来青轩整条参观路线共设30余间展室,一趟走下来要30多分钟。虽然院内路面平整,但上上下下的台阶很多,就是经常锻炼的人走着也会觉得费劲,而对于她,一天要往返好多趟。不仅对体力有要求,在讲解的过程中,王艳还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热情的微笑和均匀的呼吸,随时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看似轻松自然的讲解过程,却是她三年如一日的持续锻炼。
即便讲解业务已经非常娴熟可难题依旧接踵而来。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讲解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既要掩起口鼻又要保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王艳只能不断将“音量”调大,一场讲解后口罩里满是水汽,嗓子讲哑了,她就吃一片喉宝,喝口水,继续讲。
在两次讲解任务的间隔时间里,王艳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时间,她又抓空担负起院内巡视巡查的任务,这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您好,请您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谢谢您的配合。”这是王艳对游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天都要重复上千次。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王艳还要继续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半个小时的党史自学。在她的背包里,一直放着一本《中共中央在香山》,作为一名红色文化的讲解员,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项目经理 李少华
“为保障冬奥会,我们随时准备着”
从2018年开始,今年是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项目团队在项目上过的第四个中秋节。如果不是记者到来的提醒,作为项目经理的李少华根本没注意到中秋节就要到了。国家速滑馆竣工后,李少华带着留守的团队骨干对场馆进行维护和质量提升工作,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随时待命。
坐在办公室里的李少华,透过窗户刚好能看到国家速滑馆。每每这时,李少华总会百感交集。外形上,国家速滑馆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因此又被称为“冰丝带”。其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 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担速度滑冰比赛,有14块金牌将在这里诞生。“国家速滑馆作为2022年冬奥会北京城区内唯一新建的冰上项目竞赛场馆,是当前国内体育场馆建设最高水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可谓是一个接一个。每天都在上演现实版的闯关。”李少华坦言。
施工中,国家速滑馆在设计理念、材料选取、技术工艺等多方面均实现了创新突破。国家速滑馆工程屋面采用国内最大跨度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屋面索网结构体系,长跨约198米、短跨约124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正交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1.2万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也是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李少华带着团队一直在挑战世界级的难题。看着国家速滑馆一点一点地建成,李少华心怀感恩地说:“我们这个团队的背后,是集团公司和工程总承包部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场馆的高质量竣工反映了我们国家近年来逐步提升的综合建造水平,在国家速滑馆项目建设中彰显着我们中国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虽然项目已经完工,但李少华每天的工作依然忙碌。他每天都会到现场转一圈,看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冬奥会开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现在现场安全管理格外重要。”李少华说。2021年1月22日,世界最先进环保制冰技术的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顺利实施,成功制出速度滑冰赛道。4月7日上午11点,随着发令枪响,“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速度滑冰比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赛,国家速滑馆迎来了速滑比赛的首秀;10月份,国家速滑馆的又一场测试赛将再次惊艳世界……国家速滑馆一次又一次的完美表现,让每一位建设者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核酸实验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 吕治
按时高效完成检测任务
“这一个24小时的班又圆满完成了,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核酸实验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吕治略显疲惫,却又心情轻松地对记者说。
从9月18日上午11点,一直到9月19日上午11点,是吕治值班的时间。为了保证更快出报告,友谊医院西城院区、平谷医院等的核酸检测样本,每过三个小时会运送一批过来,作为核酸检测负责人,吕治要对这24小时里所有实验室工作各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安全技术把关:核酸检测的样本都是打了三层包装,首先要拆包装,在拆包装的时候要核对好交接单;要根据样本量来配试剂;还要根据样本量的来源,比如是发热、急诊的,是高危地区的,还是住院患者,或者是需要坐飞机,进考场的,然后分配不同人员到不同提取区,然后对样本进行提取,并进行加样操作……此外后续还要统计数据,都要进行恰当的人员调配。
“‘逢阳即报’是我们一贯坚守的原则,所以我们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核酸检测报告!”吕治说,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出检测报告,核酸实验室里的每一步操作就特别需要认真、仔细,一旦一个步骤出了问题,那么出报告的时间就得后延,有可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比如来自高危地区的样本量,万一检测是阳性,那么只有尽早检测出来,才能尽早隔离,减少该人员跟更多人员的接触;如果急诊的病人,等着做手术,那么,越早出报告,病人就能越早做手术;如果是要参加考试或坐飞机人员,一旦报告出的晚,都会影响到他们,所以我们都是很紧张的。”吕治感慨地说。
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在进入提取区之前,是要穿好全副医用防护服的,对于每个检测人员来说,做好疫情期间安全防护、保护好个人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要戴双层手套,戴帽子,戴防护面屏,戴护目镜,戴口罩,一进去就是3个小时。在进入之前,检测人员既要适量进食,保证检测时有足够体力,还需要适当喝水,保证3个小时内不会口干舌燥,但是又不能喝水太多,以免工作期间上厕所的“麻烦”。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参加了多次核酸检测的工作技术骨干,吕治的核酸检测管理团队作为实验室固定人员已在通州核酸实验室工作近半年。他们既要培训队员做好安全防护,又要每日督导各项工作不能有任何纰漏。“过节在岗位上度过,我们早就习惯了。只要能按时完成每天的检测任务,我们就感觉很有成就感。”吕治说。
朝阳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 张超
用坚持和热爱守护一方平安
9月18日晚,朝阳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张超和同事处理完一起警情,在回单位的路上,他回拨了之前未能接听的母亲的电话。今年已经是张超第十个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中秋节了。
“儿子,你要照顾好自己。我和你爸爸都挺好的,你不用担心,好好工作。中秋节马上到了,记得吃月饼。”听到电话那头母亲的嘱托,这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曾经勇擒持刀歹徒的“超能刑警”鼻子一阵发酸。
当刑警是张超打小就有的梦想,工作后父母对他非常支持。近年来,随着年岁渐高,张超父母的身体都不太好,为了能让张超安心工作,二老每次和张超打电话总是“报喜不报忧”。
回到办公室,张超顾不上休息,翻开笔记本将今天的办案过程记录下来。打开张超的办公桌抽屉,一眼就能看到几本厚厚的案件侦办笔记,还有一大摞荣誉证书和奖章。
2012年2月,春节过后没多久,团结湖辖区内连发数十起扎毁汽车轮胎案,公安朝阳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彼时,张超刚刚参加工作7个月,是公安朝阳分局团结湖派出所的一名治安民警。
“刚走出校园,一心想的就是破案。”初出茅庐的张超多次主动请缨加入专案组,凭着身上的那股子韧劲、冲劲,他被批准加入专案组参与此次案件侦破工作。
每逢节假日,都是张超和战友们最忙碌的时候。“爱国即是爱家。对我们公安民警来说,虽然自己与家人没能团聚过节,但我们的坚守却换来了万家团圆。”说这话时,张超目光看向车窗外,夜色里,皎洁的月光、闪烁的警灯、温馨的万家灯火互相映衬……
张超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的中秋节前夕,他和战友们接手了一起13年的积案。他带着一定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决心,带领专案组在全国5个省市来回奔波,累计进行了上千个小时的走访调查,终于找寻到在沿海地区隐匿身份、以打渔为生的犯罪嫌疑人。张超当机立断,带队赶赴犯罪嫌疑人所在地,经过几个昼夜的侦查蹲守,最终成功在上千条渔船中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将其一举抓获。
中秋佳节,为守护百姓群众安全,张超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岗位,把对父母的思念放在心底。“虽然不能享受和自家人团圆的幸福,但是他们用坚持和热爱守护了一方平安,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张超说。
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甲班值班站长 孙嘉俊
一天2万步,确保乘客安全出行
9月19日下午4点,孙嘉俊已经到岗为交接班做准备,当天他上夜班。孙嘉俊是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甲班值班站长,因为工作是三班倒休,所以只要国家法定节假日超过三天,他肯定要有一天当班。当天,记者来到奥林匹克公园站探访。这个车站客流虽不大,但是特殊性强,地铁站周边有国家会议中心,常年接待大型会议。孙嘉俊当班这天,正赶上婚博会开幕第一天。
只要有展览,大客流会集中进站,对车站的冲击力非常大,地铁工作人员要随时准备应对现场突发情况。“加大人力宣传,还要提前联系好地铁二级单位来现场值守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单程票卡也要准备充足。”孙嘉俊告诉记者。
交接班后,孙嘉俊把人员尽量协调到婚博会的进站口,宣传并维持好乘客进出站秩序,同时,开启安检备用设备和测温设备。“这样能保障乘客快速进出站。”他说。
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更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细致。”孙嘉俊跟班组人员反复强调。地铁运营期间,通风系统全程开启,售票机、闸机、电梯扶手等重点部位一个小时消毒一次,车站整体每天消毒10次。作为值班站长,孙嘉俊按时检查巡视,一小时检查一次现场消毒情况,他要在消毒确认单上签字。奥林匹克公园站比较大,巡视一趟下来要一个小时,基本走一趟后,马上要再开始下一趟的巡视了。每天步数平均两万,遇上重大活动,每天步行近三万步。
今年31岁的孙嘉俊在北京地铁工作了11个年头,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使他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都很强。面对人来人往的客流,除了服务好乘客,还要留意可疑人和可疑物。“如果有乘客两趟车过去还留在站台上,我们就要上前询问,或者乘客在站厅放下东西就走了,也要立刻关注。”孙嘉俊给记者讲了虚惊一场的事件。
有一次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展会期间,站台上发现一个大泡沫箱,站务员发现后通知孙嘉俊,他立刻提高警惕,协调公安、安检员到场。大家用手持检测仪进行检测,发现里面“滴滴”作响。后来公安人员将泡沫箱打开,发现里面全是盒饭,因为有金属餐具才会使检测仪发出警报。“再小的事也要提高警惕,只为保障乘客安全出行。”他表示。
“作为地铁工作人员,越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越不能休息。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孙嘉俊说。
超市发学院路店收银员 张俊娟
两平方米内的真情服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学生时代诵读李白的《月下独酌》,以为它只是一篇需要背诵的唐诗而已,长大后才发现,它是多少异乡游子团圆佳节时的内心写照。张俊娟对此深有感触。今年41岁的她,是超市发学院路店一名收银员。2001年3月,她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超市发学院路店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工作至今,无论是春节、中秋节还是其他大大小小的节日,张俊娟都站在那个只有两平方米大的收银台,迎接每一位前来购物的顾客。
9月20日清晨7点钟,迎着初升的太阳,张俊娟来到店里,换好工作服,打卡上班,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与其他收银员一样,她站在自己的收银台前清点备用金,擦拭台面,做着开业前的准备。迅速做好这些工作后,她便来到果菜组加工间帮忙,无论是装袋、捆菜还是打包,她总是在默默地不停歇地干着。
随着一声铃响,超市开始营业了,张俊娟迅速放下手中的工作,同其他收银员一道来到超市入口处迎接第一批到店的顾客,一个个深鞠躬,一句句“您好,欢迎光临!”使顾客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迎宾的队伍散去后,张俊娟又回到果菜区域,找来推车和大筐,将货架上面即将腐烂变质的蔬果捡到大筐中去,保证每一位顾客都能买到新鲜的蔬果。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张俊娟才回到自己的收银台上,开始一天的收银工作,面对每一位顾客,她都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耐心地解释促销活动的内容,遇到老年顾客,张俊娟会大声地向他们耐心解释,把实实在在的优惠详细地讲给他们。
下午两点多,店内的客流明显降低了,张俊娟又找来抹布,同其他收银员一起,擦拭闲置的每一辆购物车和购物筐,让每一位顾客都有一个舒心和放心的购物环境。
今年不同于以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为了保证每一位到店顾客及员工的安全,收银员还要轮班在超市入口处承担为到店顾客测量体温、查验健康宝的工作,遇到不理解的顾客,张俊娟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用自己的微笑服务每一位顾客。
站在收银台前,张俊娟不仅要服务前来结账的顾客,还要时不时关注结账队伍中的顾客是否遵守“一米线”的规定,遇到两名顾客相邻太近的时候,她还要大声提醒顾客注意脚下的一米线,保持一米距离。经常一天下来,她的嗓子总是变得很沙哑。“身累心不累,能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再苦再累都值得。”她说。
北京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 汤光磊
越过节科普工作越忙活
“要想在恶劣的月表环境进行科学考察,就要出动我们的月面巡视探测器,也就是月球车了。”这个中秋假期,北京市汽车博物馆推出了中秋国庆系列活动,中秋假期的第一天,位于展馆四层的创意空间,公众教育部的汤光磊正在给小朋友们讲解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知识,让孩子们增强对传统文化及现代科技的了解。
假期的第一天就赶上了下雨,但北京汽车博物馆的人气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报名参加活动的家庭都准时来到了活动地点。10点,由汤光磊和他的同事们准时为小朋友们开启“月亮之上——我行我塑,花好月圆”科普活动。而在活动开始之前,汤光磊和他的同事们往常一样,都早早地来到了单位,布置现场,准备课件,查看物资是否足量,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参与家庭的到来。
玉兔二号是我们想象中的“玉兔”吗?它曾在月球上执行过什么任务?月球车是靠什么动力驱动的,跟汽车又有哪些结合点?课堂上,汤光磊不但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中秋的传统文化,还讲解了玉兔二号的外形、结构、功能等知识。实践环节是孩子们兴致最高的,汤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用热缩片制作绘画作品,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月球车。一个小时的活动,既有讲解又有互动,亲和力超强的他,总是被孩子们围住问这问那。特别是制作热缩片钥匙扣的时候,孩子们拿着自己设计月球车画片挨个拿到汤光磊的面前,见证画片变成钥匙扣这个奇迹的过程。
“需要在画片上先打个孔,你想打在什么位置上?”在为孩子们制作钥匙扣的过程中,就连打孔这个小环节,汤光磊都要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能把小手伸过来,我手上的工具非常热,靠太近容易被烫到,马上就好。”汤光磊一边耐心地帮孩子们制作钥匙扣,一边还要时刻提醒着孩子们要注意安全。
“茄子!”孩子们举着自己的小作品,开心地和汤老师一起拍纪念照,结束了这个有意义又有收获的科普活动。热闹的创意空间恢复了平静,汤光磊和他的同事开始整理现场,工具摆放整齐,补充下一次活动需要用到的物资,一上午很快就结束了。
一晃,汽车博物馆已经开馆十周年了,而他也正好来到这里工作十年了。一路走来,汤光磊亲历了汽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从无到有,从单一的科普讲座到科普进校园再到线上线下多维度的科普系列活动,如今已经打造出了汽博的科普服务品牌,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
四季青敬老院寿山园组长 王兆红
被老人们信赖就感觉很幸福
“王阿姨您得戴好口罩,咱们在疫情期间要做好安全防护。”“张大爷,今天下雨,天太凉,您得多加件衣服,别感冒了。”……9月19日早上8点,四季青敬老院寿山园组长王兆红一边查房,一边亲切地跟老人聊着天儿。
“9月19日是中秋放假的第一天,又是周末,有26位老人的家属来探望老人,我们的接待工作就很繁忙,又赶上下雨,很多家属就不想回去了。我们耐心劝解,毕竟是疫情期间,为了安全,我们的探视时间是30分钟,经过我们耐心的解释,老人的家属也都同意了。虽然接待家属我们辛苦了些,但是看着老人开心的样子,我们也值了!”王兆红告诉记者。
从2005年成为一名护理员起,今年53岁的王兆红从事护理工作已经16年了,“在养老院,我们负责老人的起居生活,各类有关老人的事情我们都要做好,每天事无大小,只要事关老人,就得操心。但是看护老人久了,谁见到我都非常亲切,热情跟我说话,我就觉得挺幸福的。”王兆红说。
多少年了,每到过节的时候,王兆红基本都是和老人一起度过的,“过节的时候,老人也会孤独,我们就会想办法让老人高兴。就在9月16日,我们就提前组织了职工和老人的联欢会。”王兆红说,老人们可高兴了,老人们表演了三支舞蹈,还有老人进行萨克斯独奏,还有老人拉手风琴,而敬老院的护理员们也准备了节目,有的进行了小合唱,有的进行了诗朗诵……联欢活动现场气氛很热烈,老人们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
“中秋节当天中午我们给老人加餐,还给老人们发了月饼,老人们聚在一起,快快乐乐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佳节。”王兆红说。在看护好老人的同时,王兆红经常给园里的职工强调疫情期间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所有老人平时都会戴口罩,每天要对敬老院进行几次消毒,所有来探望家属都要扫码登记,测体温等;新入住的老人需要做核酸检测,还会进行健康检测;而敬老院的职工返回工作岗位也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只有检测结果没有问题才能返回工作岗位。严格的防疫措施,只为守护好老人和职工们的健康和安全。
寿山园有180多位老人,30多位护理员,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都牵动着王兆红的心,哪怕下班了,也要嘱咐护理员看护好老人。什么时候院里老人们都睡着了,才是她能彻底休息的时间,只要第二天睁开眼,老人的饮食起居等问题又涌上了她的心头,她就得操心着、牵挂着、忙碌着。
□本报记者 白莹 邱勇 闫长禄 周美玉 余翠平 杨琳琳 孙艳 通讯员 绪银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