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上初中了,最近她一天到晚都在看手机,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几乎不跟我们交流。孩子对手机的沉迷让我很担心,我希望她能够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学习与生活上。前几天,我实在忍无可忍,说要没收她的手机,没想到她跟我大吵大闹,哭诉我不尊重她。是手机让亲子关系变得脆弱了吗?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当我们感到无法与孩子沟通时,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年少时光。我们的父母曾想方设法地让我们少看电视,不要沉溺于电脑。而如今,变为我们担心自己的孩子过度使用手机。那么问题到底是不是出现在手机上?假如没有了手机,就不会出现其他问题了吗?
我们是否把孩子青春期时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简单地“甩锅”给了手机?也许我们真正想要搞清楚的,是孩子为什么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告诉我们了,我们真正担心的,可能是孩子会不会在网络的世界里受到不良影响。如果你的担心的确如此,那么相比于没收手机,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理解与尊重,维持良好的亲子沟通,并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专家建议:
法国心理学家贝亚特丽斯·米莱特认为,孩子是不需要管制的,家长需要分清教育与管制的区别。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告诉孩子在某种情况下如何表现的标准,为他们设置一道防止他们出现冒失行为的栏杆,而非强制命令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与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沟通时,父母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需要尊重孩子。以孩子看手机为例,如果父母总是幻想孩子在用手机做“坏事”,并打算管制孩子对手机的使用,那么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变本加厉地反抗父母。如果父母将手机看作是一种孩子用来与朋友交流、去探索世界或获取信息的普通工具,心态便会平和很多。在这个基础上,尊重孩子想要使用手机的意愿,同时与孩子一起制定好手机使用的规则。
其次,需要理解孩子。在有的家庭中,学龄期的孩子似乎跟家长说任何学习以外的话题,家长都会批评孩子“不务正业”,然后担心孩子“成绩下降”。假如家长斥责一切关于手机的话题,孩子便会对家长闭嘴,保密自己对手机使用的内容。家长需要理解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在这个时代,手机是青春期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让孩子有空间去释放能量与寄托情感。如果孩子主动与家长谈起手机中看到的新闻、玩耍的游戏,又或者是交谈的话题,请带着理解的心情去倾听孩子,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并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和健康的三观。
最后,需要相信自己。作为抚育孩子长大的父母,我们要相信自己是了解孩子的,能够看出来孩子是否遇到了问题,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不必过度担心孩子在我们不知情下受到手机的不良影响。如果孩子因为使用手机而耽误了学习,可以与孩子进行正常地沟通,例如:“你最近看手机的时间有点长,有几天还没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否需要调整一下?”如果察觉到孩子因为手机使用而出现了一些反常的表现,也可以询问孩子,例如:“你这两天每次看完手机心情都不太好,能说说是怎么了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愿意交流的态度。
孩子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行事方式,青春期亲子关系的重点,绝对不在于一个小小手机的使用,重要的还是理解、包容与沟通。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