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这样一个科学家群体,来自不同的单位,研究领域也各不相同,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7月12日,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了解到,目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已经资助了来自33家单位的106项市杰青项目,资助总经费超过1亿元,众多青年科学家在市杰青项目的资助下,快速跻身世界科技前沿,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在北京大学圆明园校区,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正孕育着电池技术的未来,离心机、电炉等实验设备运转的声音不断从里面传出。这里便是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郭少军的实验室。这位青年科学家在“微缩电池王国”里日复一日地攻关着燃料电池、氢能与储能电池相关的核心技术。市杰青项目的设立对郭少军而言,就像是雪中送炭一般,让他有机会把想法付诸实践,在专攻的领域开展持续的研究工作。
提交申请、同行评审、会议答辩……经过一道道严格的评选,郭少军课题组的项目“金属能源电催化”成功入选了首届市杰青项目。之后,他带领团队瞄准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在第二年就与相关机构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催化剂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结构类似于石墨烯,因此也被命名为“双金属烯”,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后备受业界关注。
事实上,不仅是郭少军,在市杰青项目的资助下,北京大学杨超教授团队针对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提出了几何多重网格的高效众核并行优化算法,国际上首次实现每秒钟求解1万亿未知数的超大规模计算。北京邮电大学彭木根教授团队开展的6G智简组网体系架构研究成果,可满足6G网络的巨容量、极低时延且自适应性能目标。清华大学陈晨副教授团队实现了单原子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和精准调控,有力支撑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在市杰青项目的资助下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亚楠团队在市杰青项目的资助下,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构建物理特性可定制化的细胞微环境3D培养生物材料”,并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华龛生物,提供创新性的3D细胞技术产品与服务,推动干细胞应用领域与新药研发领域的快速发展。
同杜亚楠一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李素萍团队也将其研发成果“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纳米机器人”,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成立北京君全智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像这样对标需求导向,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的形式,成功在北京转化应用的市杰青项目研究成果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市杰青项目研究成果获得授权的77件专利中有15件进行了转让,其中有12件落地北京,占比80%。
截至今年2月,106名市杰青项目负责人共申请专利360余件,其中77件已获得授权。日前,市基金已经启动了2021年度市杰青项目申报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将在该项目的帮助下茁壮成长,一批批重大科研成果将喷涌而出。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