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一整年都特别忙,基本上每天都加班,一年下来感觉自己被“掏空”了。虽然在工作中我一如既往微笑面对每个人,尽量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但我知道,这都是在硬撑。下班后,我不想吃饭,不想动弹,也不想搭理家人。一个人的时候我甚至会想,自己的生活毫无希望,很对不起自己的家人,没能好好陪伴他们,工作上也没有什么建树。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通常来讲,抑郁症需要严格的诊断标准,仅仅根据你的简单描述来判断你是否得了抑郁症是不够严谨的。但能够感受到你现阶段的痛苦:想法悲观、动力缺失、极度疲惫。总的来说,就是身心能量都处于极低的状态。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下能量的问题。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每个人就像一个能量球,当能量球向外延伸触角时,如果与外界建立了良好关系,那么能量便会被激活,变成热情、活力与创造力。如果能量球延伸出去的触角没有建立关系或者被忽略了,那么能量就会变成攻击。有人向外攻击,变得暴躁、易怒;有人向内攻击,责怪自己、轻视自己,不断内耗,于是能量越来越低,感到身心俱疲。
现在你似乎就在向内攻击自己:工作上无论遇到什么,都自我进行消化,不向外释放情绪;习惯性地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浑浑噩噩,对不起家人。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状态,不妨重新调整自己的能量状态。
专家建议:
我们可以从内向外用三种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第一,可以用认知重组训练来改变自己的消极思想。每当自己出现消极思想时,就将其记录在本子上,然后从0-100进行打分,100分是这个思想符合实际,0分是这个思想完全不符合实际。例如,“我对不起家人”这一想法,也许只有40分,然后想一想有什么反驳它的证据——回忆一下自己对家人的关爱、陪伴与付出。还要注意适当弱化自己的“超我”,不过分苛刻地要求自己,例如,“偶尔的缺席是正常,并不等同于不关爱家人”。通过认知重组,去动摇、消解、重组我们深信不疑的消极念头,从而激发我们内心的能量。
第二,我们要与外界构建良好的关系,把自己的能量触角伸出去。什么都自己默默消化绝对不是与外界相处的好方式,我们需要学会表达。任何情绪都有其意义,在工作或生活中感到愤怒、不满、沮丧是正常的,不必为此感到羞愧,要接纳这些情绪,关照自己的需求,并且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表达。例如,工作太忙碌,可以向自己的领导或者同事表达自己精力实在有限,学会适当拒绝,与人商讨解决方法。虽然不一定能够立即解决问题,但相信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也会让你的感受变好。
第三,我们需要找到让自己开心的方法:至少有一个你能够毫无负担诉说心里话的朋友,当自己不开心时,跟TA吐槽也好,抱怨也好,哭诉也好;重拾或发展两种兴趣爱好,看电影、打球都行,只要能够让你摆脱一切杂念,全心全意地体会其中的乐趣;做事时就尽力做好一件事,哪怕是给自己做一顿可口的午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吃饭的时候吃饭,尽量多运动,尽量多出门,充足的睡眠和运动量能够促进大脑分泌5-羟色胺,有利于维持好心情。
如果你无力自己做出改变,也无需自责,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咨询热线(4000151123/4000251123),7×24小时为全市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免费电话心理咨询服务;另外,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每周二、四(法定节假日除外),为本市持有“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的在职职工提供免费现场心理咨询服务,关注“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的“心理咨询”——“线下咨询预约”服务模块,即可预约。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