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名作为一个公民的无形名片和符号一样,地名也是一个地方的无形资产和无形名片,说到底也是一个地方的符号。既然都是符号,为何这些年,在全国有如此多的城市不停地改名呢?究其原因,既有行政区划的调整而不得不改之,也有的是出于发展经济社会需要等原因。
笔者一直关注着国内城市的发展,自然也格外关注城市不停地更名这一问题。近日,一则眉县拟改郿坞市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眉县,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县改市的需要,不得不更名。这无疑对这个曾经入选“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的地方是个利好消息。为此,当地启动了改名的工作程序,并发起网上投票。在新地名的选择上,郿坞市这一当地的古地名获得了网友超八成的支持率。不过,对当地恢复古地名一事,社会上还是有不同的声音。当然,改名毕竟是一件大事,按照相关规定,该地的更名还有经过层层审批,最终由国务院批准发布。
眉县拟将更名为郿坞市,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字,最终是否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利好,还只是一个未知数。不过,眉县这次更名,并不是像有的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扩大开放而有意为之。县改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大势所趋,对当地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地想借助这次县改市的历史机遇,以具有2000多年西周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底蕴的古地名为城市的新的名片,这无可厚非。当然,是不是改了古地名,当地的发展就扶摇直上,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一个地方的发展,并不是因为拥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就变得一切都好,这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只有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才能兴市。
笔者以为,随着我国县改市的进程不断加快,还会陆续有更多的地方跻身于县级市行列,改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大事。如何改好地名,实在是一门大学问。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城市出于政治上、经济上、规划上、区划调整的需要而不断地改名,如南京,历史上就先后有44个名称。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伴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很多地方相继进行了更名。这其中,既有改名成功的经验,也有改名失败的教训。很多人为此还将此做了排列,看到这个名单,我还真是无语了。要知道,给城市改名,还不像一个人改名这样简单。城市改名具有巨大的风险和经济消耗。有人测算,一个150万人口的小城市改名,光是重办身份证就要花掉2000万元;一个中等城市,改一个名字则要耗费数亿元;大城市,差不多要几十亿元。而且改名之后,无论对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要适应很长的一段时期。
因此,笔者以为城市改名要格外慎重,如果出于行政区划调整和县改市的需要而不得不改,一般的城市都没有必要来回改名字。至于必须改名的城市,是改古名还是改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要看当地的实际。既要朗朗上口,便于交流使用,又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需要指出的是,某些地方为了政绩需要而出现的改名冲动还是划句号为好。
既然地名也是一个符号,对那些本来不需要改名的地方,何必劳民伤财、大动干戈地乱改呢。还是不以地名是否响亮来论英雄,更为妥当一些!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