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家教园地
3上一版
 
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邰怡明 绘图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一个孩子不光受着爸妈的宠爱,还有来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宠爱,从而造成了孩子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中,孩子也容易养成自私、不懂感恩,做事往往一意孤行,不考虑他人感受。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呢?如何让孩子在受到他人关爱、照顾的时候,能够懂得感恩他人的付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家长和专家的建议。

引导孩子分担家务 从中体谅他人的心意

讲述人简介:

林女士 某文化公司职员 两个女儿

说到教育孩子,这真是很难的一件事,孩子小的时候,全家都围着孩子转,围绕孩子的各类需求,想尽办法满足。可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大人对他们倾其所有的细心呵护,很容易让孩子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他人的感受,养成自私自我的性格,让父母伤心。走进学校,跟同学们搞不好关系,走向社会,也不容易形成良好的社交关系,对于家长来说,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有两个女儿,我非常爱她们,我深知一旦孩子养成自私自我的性格,那么就容易把周围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所以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教育两个孩子要养成分享的习惯,有什么好东西,要第一时间跟姐姐/妹妹一起分享。要学会为对方考虑,要体谅父母的辛苦。每个周末,我都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做家务,比如带着她们扫地、洗衣服,做饭前,我会教她们择菜、洗菜。刚开始她们觉得挺好玩的,愿意干,后来觉得乏味枯燥,就不太愿意干;但我还是会引导她们,每个周末至少有一天,她们要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她们干得好的,我会及时表扬她们。

在辛苦的家务劳动中,她们逐渐体谅到了父母的不易,我还会借机引导她们:“孩子们,你们干了一天家务,都觉得很累,那你们想想,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要接送你们上学,要给你们做一日三餐,晚上还要辅导你们做作业,你们觉得爸爸妈妈辛苦吗?”女儿们很受触动,后来就会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也会在作业写完后帮着我们做点家务。她们很早就学会了做饭,有时候我和她们的爸爸过生日时,她们还会下厨,给我们煮一碗长寿面,每次我和她们的爸爸都会大力夸夸孩子。作为父母,学着引导孩子为家里做一些事情,在劳动中,她们会明白生活的不易,也会增加不少体谅他人的心意,从而养成感恩的良好品质。

让孩子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不易 产生共情

讲述人简介:

李女士 某公司会计 儿子9岁

儿子从小在城市长大,属于前人说的那种“五谷不分”。他小时候从没见过小麦是怎么长的,如何收割小麦。如果把韭菜和麦苗放一起,他也是傻傻分不清,更别说体会种田的辛苦了。

当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样不对。就拿吃饭来说吧。孩子出生后,孩子就成了我们整个家庭的中心,爷爷奶奶更是对他宠爱有加,孩子说啥就是啥。于是惯出了孩子一身臭毛病,挑食就是其中之一。爱吃的就吃,不爱吃的就扔,我跟他爸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是一点不管用。后来,我觉得只有让孩子看到种粮食的艰辛,或许能带给孩子更多触动。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暑假正好是收割小麦的时候。在我的记忆里,整个假期除了完成暑假作业,就是帮父母干农活。顶着大太阳在麦田里捡麦穗,是我的家常便饭。

于是,儿子上小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就带着孩子回老家了,让他帮家人干活。刚开始,孩子觉得还挺新鲜,跟老家的孩子一起干活,还挺带劲,后来就不想干了,开始觉得干农活无聊了。最后,儿子自己说干活太辛苦了。这个暑假,儿子晒黑了不少,也是他看手机玩游戏时间最短的一个暑假。他经常是一吃过晚饭,就上床睡觉了。

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明显感觉孩子长大不少。暑假中孩子学会了收割小麦,用小麦粉蒸馒头。拿着自己蒸出的馒头,孩子一个劲儿的说:“原来馒头这么好吃呢,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回到北京后,儿子变得勤快了,爱上了做饭,而且也不挑食了。不爱吃的东西他不会拿,吃不完的东西也不扔,放起来,过一会再吃。生活中,变得也越来越懂事,之前那个动不动就蛮不讲理的儿子不见了,成了我们的贴心小暖男,一会儿问我饿不饿,一会儿给我端杯水……我心里很是舒适。

孩子付出了 父母也要真诚地对孩子表达谢谢

讲述人简介:

石先生 某律所律师 女儿14岁

日常生活中,我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我认为这是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的必备素质。孩子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会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比如说,在女儿小的时候,做公交车的时候经常有人给让座,我都会要求女儿说:“谢谢。”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不愿意配合,我就会跟她讲道理。总之,不管是清洁工,还是饭店服务员,只要是帮助了我,我都会说谢谢。后来,女儿也慢慢养成了说谢谢的习惯。

孩子稍微长大点以后。每次女儿放假,我都会邀请女儿做我的助手。律师的工作节奏很快,需要查找很多法律条文,还要跑现场。所以经常一大早出门,很晚才回来……女儿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回来之后就跟我说:“爸爸,您真辛苦。”我趁机就会跟孩子说:“每个职业都很辛苦,日常中,我们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每次女儿给我做完助手之后,我都会真诚地表达谢谢。

此外,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我都会提醒孩子感恩,然后和孩子一起做一份感恩节礼物。这个过程,不仅能够让孩子懂得体会别人的付出和辛苦,学会如何表达感恩之情,而且当老师收到礼物时,孩子还能够从被感谢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给孩子树立榜样

讲述人简介:

兰海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濒教育负责人

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开展感恩教育?在“童心向党”2021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题培育实践暨庆“六一”主题活动上,兰海提出,培养感恩的心最重要的是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在给孩子做出榜样。很多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开始意识到环保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但我们是否感谢过做环保事业的人,是否想过在家里做的垃圾分类,也能够让环境变得更好呢?感恩这个词听起来很大,但它是从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我们除了要感谢阳光雨露,还需要感谢解放军战士、医生、老师、消防队员等各行各业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付出努力的人。

有家长抱怨说孩子不懂得感恩,其实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要感谢,而是没有人让他们了解现在的每一天和周围人的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让其知道的一点就是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比如问孩子你这鞋很漂亮,是怎么来的?他会说买来的,我们是否可以和他一起讨论买东西是因为什么而获得的。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获得的是什么价值,这样当他有机会去感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时,他才有可能用自己收获的帮助去帮助别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循环。

可能我们自己会遗忘,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希望家长、老师能够在点滴之间和孩子一起看到爱,一起表达爱。这个世界不缺乏表达,缺乏的是对于价值的正确认知,缺乏的是怎么样把自己的获得再赋予别人。在价值认知的获取上,需要我们有一双眼睛,去告诉孩子他们今天所有一切的获得都和谁有关系,引导他们想想通过自己的哪些力量能够帮助别人。

有的时候,孩子的表达比成年人来的更加纯粹和真诚,比如小朋友写信感谢解放军叔叔、为边防战士打伞等,也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去照顾老人,以身作则。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让我们把所有的理所当然都变成重要的情感回报,那么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重要的是一种行动。希望家长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把收获到的所有爱都变成一种力量和行动,回馈于社会,让孩子在这样的力量中慢慢长大。有朝一日,他们会想到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能够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本报记者 任洁 余翠平 杨琳琳 采写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