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违规向顾客收取2元餐具费 餐厅被罚9千
让科学精神成为 青少年成长的不竭动力
南宁发布教育负面清单: 教师不得发短信布置作业
10年为学生煮蛋5万多颗 “煮蛋老师”退休了
二手家具回收难 市民扔旧家具倒贴600元
车辆突然着火 司机不但没停还加速狂奔……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科学精神成为 青少年成长的不竭动力

 

毫无疑问,在青少年时代是否有着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无论这个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对其人生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近日,来自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科学家精神专项调查显示,61.0%的受访青少年表示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希望今后自己也能开展科学研究。而提到具体原因则是,72.1%的受访青少年是因为科学能够提升国家实力,68.7%的受访青少年是因为科学能够造福社会和人民。75.9%的受访青少年认为可以用科学家的经历和事迹来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的热情。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向往的一种精神力量。

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笔者以为,科学精神的核心就在于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向着未知领域与已知领域里的知识,进行全新的探索,特别是探寻那些新知。而这种精神在那些孜孜以求的科学家身上更为明显。科学精神还包括了人们的信念、勇气、意志、工作态度、思维方法、牺牲精神等。因此,在青少年时代,培养好奇心、想象力、批判精神尤为重要。

超六成受访青少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兴趣和热情,这传递给我们一个信号:相比早些年,不少青少年盲目追娱乐圈明星的价值取向,已有了很大的转变,那就是流量明星已经不再是众多的青少年趋之若鹜的向往和顶礼膜拜的对象。而追捧科学家,向往科研人员已成为绝大多数青少年的人生坐标。

不久前,某剧组在南京大学被冷遇。据报道,某剧组进南京大学拍戏,大学生该干嘛干嘛,让一线明星“遇冷”。该剧组想以75元钱一小时的价格雇请大学生做群众演员,结果无人问津。而当钟南山这样的科学家出现在某校园时,则受到了大学生夹道欢迎,整个校园万人空巷,从此可见大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语文课本,都把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的事迹收入课本,尤其是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把18年前《科技日报》上的新闻佳作《喜看稻菽千重浪》收入课本,让如今的中学生有了充分了解袁隆平的机会,这无疑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

而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时,几乎全国所有的媒体都对这两位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进行了追思与缅怀。这无疑又是一次科学精神的大普及。

在此之前,最新的一项科学家精神专项调查显示,了解到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后,81.4%的受访青少年表示非常受鼓舞,会因此立志当科学家。其中,95.2%的受访青少年明确表示,会将袁隆平、吴孟超等著名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

有一段时期,众多的青少年不再以科学家作为人生的楷模,把赚大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科学家再次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我们才有了“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天问一号”逐梦而行的壮举。科学改变着世界,科学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没有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强国梦则无从谈起。

如今,当青少年群体纷纷把科学研究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我们又怎能不欢欣鼓舞呢?可以断言,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发明,就在这些勇于科学探索、有着强烈求知梦的年轻人身上。

□赵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