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师傅教会我 做一个合格的电网检修人
一位教会我经验 一位教给我理论
我和我的师傅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北京大工匠:秦英瑞
一位教会我经验 一位教给我理论

 

(眼镜验光员)

师 傅:宋世明、郭静秋

我有两位师傅,一位教会我经验,一位教会我理论。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第二届大工匠、大明眼镜验光师,离不开这两位老师的引路。

1980年,我来到大明眼镜上班。学徒第一天,师傅宋世明带我走进了暗室,在墨绿色的墙面上,师傅拿白粉笔在墙壁上点了一个点,然后对我说:“这就是顾客的瞳孔,你用检影镜的光人工找眼位,要一下找到,这是基本功!”让宋世明师傅没想到的是,这项技能我只用半天就掌握了。可师傅硬是让我又练了一天。我当时就想急着学新东西,可宋师傅却告诫我——验光是个积德的行当,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名顾客,还要对大明这个品牌负责,必须做到分毫不差。

从此,我把师傅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在后续练习模拟眼球等技术难点时,我总是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休息时反复揣摩、勤加练习,凭借过人的悟性和全身心的投入。原本3至6月的学徒期,我用1个月就出徒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验光难配镜难的时期。大明眼镜王府井店,一个验光师一天仅“个人验光”的号能排到200号,由于长时间在暗室里工作,下班从店里出来,会感觉光线刺眼。我和同事总得在店里缓半个小时再出来才行。

在我看来,每一副眼镜都要给顾客配得舒服。而这看似的低要求,对于验光师来说,考验的不仅是基本功,还是经验。宋师傅是我入行的第一任老师,除了打牢基础,不急于求成的理念外,他告诉我的另一个经验就是要学会观察顾客。比如,这个人来配眼镜,我要从他进验光室的第一步来看,他是否走路不稳,哪个步子迈得大,还有要看这个人看东西是不是歪脖,习惯左手拿报纸还是右手拿报纸……这一系列的观察下来,双眼的眼镜度数怎么调整。

我的第二任老师是北医大小儿眼科的郭静秋教授。记得当时,老人家让我做旁听生,研究的课题就是——斜弱视患者的矫正。当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国内没有系统的视光学教育书籍,有时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技术很扎实的老师傅们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也是让我最头痛的事情。

郭教授有个理论,在当时看来很先进——双眼视。意思就是,验光的时候,不仅仅要针对某一只眼睛出现的问题而给出方案,更要把两只眼睛的功能放到一起,考虑到双眼的协调配合。这在当时来说,这一理论是超前的。

幸运的是,那时,我在郭教授的帮助下,得到了一本由香港徐氏基金会翻译的《科学图书大库(眼镜配镜原理及实作)》,让我大开眼界。在如饥似渴地学习的同时,我也意识到验光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多学科交叉的职业,需要终生去探索追寻。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