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党的光辉照我心
书信里的当代文学史侧影
清水塘 见证忠诚
书海掠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水塘 见证忠诚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全州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在一幅油画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这幅油画中的主人公是陈树湘,油画上方写着的“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率领的红34师的真实写照。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红34师随红5军团担任全军的殿后任务。湘江战役打响后,红34师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4天4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此时的红34师却已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退路被完全切断。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陈树湘下令突围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下决心万一突围不成,就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然而,面对国民党的湘军、中央军和漫山遍野的地方民团,突围没有成功,陈树湘途中遭当地民团伏击,他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为掩护战友,陈树湘不幸被保安队抓获。

敌人一看抓住了一个师长,欣喜若狂地用担架抬着陈树湘去邀功请赏。途中陈树湘猛地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自己绞断肠子,为革命洒尽最后一滴血。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铁血师长”陈树湘。2009年,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说起陈树湘,还得从长沙市小吴门外的清水塘说起。百年之前,这里尚处于城郊,地方比较偏僻,所处多为菜田。菜畦里有两口水塘,上塘水浊,下塘水清,由此得名清水塘。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作为湖南代表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回到湖南后,于10月10日在长沙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为了使党的支部有一个活动和联络的地方,1921年深秋,由支部委员易礼容经手租下清水塘边上的一座普通民房,作为支部秘密办公和毛泽东住宿的地方,门牌号码为清水塘22号。为了方便革命同志联络,与毛泽东新婚不久的杨开慧也搬到了这里。正是在这里,陈树湘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陈树湘生于1905年,小名“春伢子”。他的老家在长沙县福临铺。1914年,老家闹洪灾,8岁的陈树湘随父亲迁居到了小吴门外的陈家垄(离毛泽东居住的清水塘22号只有三四百米远),以租地种菜、卖菜、帮厨为生。由于陈树湘经常为毛泽东家送菜挑水,结识了刚迁到清水塘22号的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影响下,陈树湘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投身革命。毛泽东很喜欢这位聪明又精干的小青年,就按老家的称谓,叫陈树湘“春伢子”,时间是1921年。

清水塘成为陈树湘从事革命的出发地。

陈树湘进步很快,1922年秋,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北伐军叶挺部,历任班长、警卫团排长。同年9月,随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上井冈山,历任红4军第31团连长、第3纵队大队长。参加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18日,陈树湘奉命移师于都,率全师作为全军后卫部队开始长征。同年12月12日,在湘江阻击战中,因伤重弹尽被俘。12月18日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如今的清水塘依然清澈,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故居被保护起来之后,这里已经建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就在与历史馆一墙之隔的清水塘街道,这里建起了陈树湘烈士的纪念园地。陈树湘烈士生前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从军时的照片,但只要清水塘在,烈士的浩然正气将永存世间。

□辛望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