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非遗传承人带你走进刻瓷世界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传承人带你走进刻瓷世界

 

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中国刻瓷是华夏民族文化文明传承与存续的“活化石”,它承载着远古迄今社会人文的厚重熠熠生辉。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刻瓷艺术,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能多了解我们的传统技艺,把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为此,记者通过对北京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茅子芳的走访,带您一起走进刻瓷世界。

刻瓷工艺 起源于北宋时期

记者:刻瓷工艺是我们的文化瑰宝,目前关于它的起源有各种各样,您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吗?

茅子芳:刻瓷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具体起源于何时,行内、外人士说法不一,根据我看到的资料,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

其一,源于魏晋之说。“刻瓷,据先辈艺人传说,相沿于秦汉最早的剥玉。魏晋五代后,除了有以纯钢刀雕刻汉玉之外,又出现了刻瓷。” “刻瓷艺术,据先辈艺人传说,沿于秦汉时期的剥玉,大约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刻瓷。”

其二,源于汉唐之说。“刻瓷,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它源于江南,相沿于汉唐石刻。”

其三,源于宋明之说。“据古籍及《故宫周刊》 第226期、 《文物》1976 年第 11 期介绍,明代著名制瓷艺人昊为(明嘉靖前期至万历后期人)所制娇黄小方盂一件,作凸雕九龙,旭日海水,极为精巧,上口镌铭文一周:钧尔陶兮文尔质,龙涵润珠耀东璧。万历年昊为制,字大二分许,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其四,源于清代之说。“刻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手工艺品,它大约起源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古物中,可以看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 1736—1795 年)的早期刻瓷作品。那时,由于工业技术的限制,使用的工具只是一般的高碳钢凿刀,因此,刻出的花纹等比较粗糙。

记者:在各种起源说中,您觉得哪种起源的可能性最大呢?

茅子芳: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都不能脱离社会背景,更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科技条件,它必须有一个长期孕育的过程。刻瓷工艺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在瓷器完全成熟之后,也就是必须能烧制出质地坚硬、 细密的瓷质。这是刻瓷艺术的载体和材料,刻瓷用的瓷要求瓷质硬度相对较高,瓷釉与胎体结合紧密结实。这种瓷必须是高温瓷,雕刻时才能占住刀痕,不会出现瓷釉大片脱落和炸裂。

第二,必须有了比瓷质硬度更高的雕刻工具。瓷质除了坚硬之外还很脆,所以在雕刻时除了用力适当还需要工具的坚硬和锋利。

第三,必须在其他艺术形成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如书法、绘画艺术,这是刻瓷艺术所表现的内容。

综上所述,刻瓷艺术产生的三个条件:瓷的成熟,雕刻工具的具备,书画艺术的高度发展,到了北宋时代都已具备,因此我认为,刻瓷应起源于北宋时期。

北京刻瓷业

是清末发展起来的

记者:在多年的刻瓷文化的传承中,您觉得是什么促进了刻瓷的发展呢?形成了什么样的发展格局呢?这其中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茅子芳: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北燕”。从那时起,北京便开始了建城的历史。元、明、清三朝在这里建都。自辽金以来,统治者把被掳来的大批中原人包括手工艺工匠等安置在这里的同时,也把各地的文化、手工艺带到了这里。自金朝开始,政府便开始创建官办手工业,这里成了中国北部地区最大的官办手工业中心。各地的名师、能工巧匠汇集在京城,从而促进了北京地区工艺美术行业的高度发展。

北京刻瓷业是清末发展起来的。满族入关后建立起清王朝,在民族问题上采取不平等的政策,“旗人”不用劳动,由一出生官府就按时发一定的钱粮。然而到了清末,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国力衰竭,满清政府难以支撑这庞大的开销。为了解决一些贫苦旗籍子弟的生活,让他们学艺谋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顺天府尹在宣武门外下斜街设立农工学堂,又称工艺学堂,内设各种工艺科教徒习艺,其中镌瓷科有学生 20 余人。

根据《北京志》中提供的线索,我曾几次去宣武区(现为新西城区)宣南文化博物馆及有关单位调查了解,并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清末成立的工艺局,是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工业工场,包括农工商部的工艺局和北洋工艺局两种,规模较大。前者创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设立织、绣、染、木、皮、纸、藤、提花、料工、画漆、铁工、电镀 12 工科,全是轻工业、手工业,雇工师、工匠,教工徒习艺生产;后者创办于 1903 年,有工厂、学校、展览馆等部门。各省、县亦设工艺局,但名称不一,有的称工艺厂,有的叫工艺所。主要是官办或官绅投资经营。顺天府尹陈璧开设的工艺局所设的工科中,还包括一些雕刻专业,其中包括刻瓷,聘请南方刻瓷名手华约三为教师。

顺天府工艺局的确切位置在哪儿呢?为此,我几次走访于宣武门外下斜街中,但没有查到工艺局的地址。后来我在陈宗藩(1879—1954 年)的《燕都丛考》中发现,明确记载了这里是祁文恪的旧宅,庚子年(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祁家逃跑避难,这片大宅院被顺天府工艺局(1902年成立)占用。其地址就在下斜街南口以东,现在的回民中学校址,大门在广安门内大街上。在民国期间出版的北平市外四区地图上,也明确的标明工艺局就在这个地方。

刻瓷的传承与发展

打破束缚刻瓷千年的禁锢

记者:作为刻瓷的非遗传承人,在刻瓷的传承与发展上,您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同时还创新了刻瓷工艺,打破了束缚刻瓷近千年的禁锢,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茅子芳: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在市场上看到一种深棕色釉的瓷盘,胎较厚,盘边窑变很美,是山东淄博烧的,价格非常便宜,很多人买回家垫花盆用,我看这盘子很漂亮,古色古香的,十分雅气,就买了几块,打算刻点东西,试试效果如何。经过试刻,果然不错,釉色与胎的颜色,反差很大,中间色调变化有很大的空间,我决定利用它这个优点,研究一种与传统刻瓷全然不同的新的刻瓷。于是我先后买了 400 多块盘子,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不断研究,反复实验,终于研究出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刀法,表现不同质感的题材内容的一种全新的刻瓷。这种刻瓷打破了近千年的刻瓷必须填色的禁锢,利用刀法的变化和釉色,经雕刻后自身的变化,来表现各种艺术题材,包括花鸟、动物、风景、人物肖像等各种题材,这种刻瓷更突出了“刻”的韵味、更有金石感。由于它不用上色墨,所以不怕擦洗,更易保存。

如今我已年近八旬,但我依然在搞创作、研究、撰写论文,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多出作品和文章留给后人,毫无保留地把刻瓷这门民族艺术传承下去。

主讲人介绍:

茅子芳,1943年于北京出生,1959年初中毕业后进入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学生时期掌握扎实的造型与绘画基础,受刻瓷艺术家朱友麟影响而走上刻瓷道路,北京刻瓷在他的努力下有了创新的发展和提高。1962年分配在北京市玉器厂,1984年调入工艺美术研究所。从艺50余年,始终醉心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刻瓷代表性传承人。

□本报记者 杨琳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