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面点创新 妙手生“粽”
总装车间里的“内科医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点创新 妙手生“粽”

生于1981年
2020年获评北京市劳模
谢小虎
聚德华天烤肉宛饭庄总店面点厨师长
 

谢小虎是聚德华天烤肉宛饭庄总店面点厨师长,2019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20年,获北京市劳模,西城区总工会“大都工匠”餐饮技能大赛面点项目冠军。“我特别感谢各类技能比赛。通过参加这些比赛,提升了我的技能水平,更锻炼了我创新的能力。”谢小虎说。

2000年,谢小虎初中毕业,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最初,他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被分到了华天马凯餐厅。这让他喜出望外。“我从小喜欢做饭,觉得做饭特别有意思。”谢小虎在华天马凯餐厅做保安,主要负责晚上值夜班,白天相对轻松。所以,他白天经常往后厨跑,帮助师傅们干活。“那时候,什么活儿我都抢着干。不给钱也愿意干。总觉得勤快点,师傅才会愿意教我。”谢小虎说,“师傅来之前,我会搞好卫生,沏好茶水。师傅干完活儿,我接着墩地、清理案板。”

一年之后,餐厅后厨师傅看谢小虎能吃苦,又有悟性,就跟他说:“别干保安了,学当厨师吧。”就这样,他才正式跨进了餐饮业。日常,他做勤杂工,师傅有时间的时候,他跟着学习面点基本功。2002年,他调到聚德华天烤肉宛饭庄,又跟另外一位面点师傅学习。

2004年,将举行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师傅想锻炼一下谢小虎,于是推荐他参赛。那次比赛的指定项目是抻面。虽然他已经学习了几年,但是这个项目对他来说,难度颇大。捏着面团,他都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每天下班后,他就练习。而师傅则会在一旁陪他,随时指点。

“每天最少练两到三个小时。中途,我也曾经想过,不行,就放弃吧。但这个念头就是一闪而过。我告诉自己:放弃可不行。而且师傅每天都陪我练。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谢小虎说。靠着这样的信念,他拿下了这个项目,并在比赛中获得了名次,晋升成了技师。“从那以后,好像我的心气和整个人的状态就不一样了。每年的餐饮比赛,我都会参加。而且也因为参加比赛,我认识了对我很重要的一位老师,那就是中国烹饪大师、‘京城面点大王’王志强。”他说。

谢小虎说:“王师傅今年70多岁。别看他岁数大,理念却很前沿。现在特别流行的‘面果’,就是他研发的。师傅有70多位徒弟,都是餐饮各大门店的厨师长。虽然他的成就很高,但人却特别和蔼,没有一点架子。我们日常上班比较忙,跟他沟通、请他指导,往往都是晚上下班后。可是,无论多晚,他都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

2018年,西城区总工会举办“大都工匠”餐饮技能大赛。在师傅的指导下,谢小虎设计了一款创意面点——粽子酥,寓意“廉洁粽子”。传统粽子的做法是用粽叶包裹糯米制作,口感软糯。而他设计制作的粽子酥,内里用面粉,外皮用抹茶和出的面,经过炸制,口感酥脆。他说:“最初的效果,形状不太好看,表皮的颜色也比较浅,另外,缠绕粽子的材料用的是紫菜,不够逼真。整体来看,不太像,我不太满意。后来,我改进了制作手法,使用工具的时候也更加细心。还把紫菜换成了韭菜,打上了结。”

半个月时间,改进了十几次之后,谢小虎的粽子酥终于制作成功了。凭借这款创意面点,他拿下了“大都工匠”餐饮技能大赛面点项目第一名。

除了在比赛中进行创新,日常工作中,谢小虎也会根据顾客需求,改良产品。“我们店里卖得最好的面点是芝麻烧饼。这个烧饼还在北京的餐饮比赛中获得过金奖。制作的手艺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最近几年,很多顾客反映,觉得烧饼有点甜。于是,我们从口感和健康角度考虑。对制作烧饼使用的酱进行了调整。这个酱是由芝麻酱和花生酱调制而成的。以前,两者的比例是2:8,现在,改成了5:5。芝麻烧饼的甜度降低了,香味却增加了,大家都反映不错。”

从去年开始,因为疫情的关系,谢小虎所在门店的周边百姓,对于外卖面点的需求持续增加。他也带领团队开始了“转型”。“以前,我们做的比较多的是北京小吃、宫廷小吃。比如驴打滚、艾窝窝等。现在,我们开始做‘接地气’的面点了,比如牛肉酥饼、菜团子、豆窝头等。一反面可以增加店里的收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谢小虎说。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