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档案“医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档案“医生”

档案修复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细心,档案“医生”对待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十分细致
档案修复工作人员使用专业的仪器测试纸张酸碱度
修复师刘静将揭裱修复后的档案小心翼翼地贴在墙面晾干
为更好地保存档案,档案馆将大量档案史料扫描成电子文件方式,方便市民们查阅
修复整理后的档案,被整齐码放在恒温恒湿的档案库中
 

沾满黏合剂的排笔均匀刷拭着损毁档案,随着黏合剂的一点点沁入,病损纸页也完成了由“干”变“湿”的过程。再用宣纸进行加固后,刘静用鬃刷反复排实,把破损档案和托纸结合牢固,将多余的水分吸干。此刻,她屏住了呼吸,熟练地将已经加固的档案从工作台上揭了下来,上纸墙进行绷平和干燥。就这样,一件一件破损档案经“救治”获得了新生。

4月19日的这个上午,刘静所在的北京市档案馆档案传统修裱工作室中,每位档案“医生”都在专注的忙碌着。整个工作间中,拿破损档案、翻纸页、用工具、巧操作乃至喘息声……汇聚成了工作室中仅有的分贝来源。

“通过技术人员的精心操作,很多年代久远且破损严重的档案得到了修复,延长了它们的寿命,每年我们都完成大约4万页馆藏损毁档案的抢救任务”。北京市档案馆技术保护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王勤介绍道。

如果将刘静形容为档案的“医生”,那么李冬梅坚守的岗位则可以称做档案的“卫士”。她所在的保管处,负责馆藏实体档案的管理工作。走入一间间档案库房,排列整齐的密集架上摆放的档案们静静的记录着过往。

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着260多万件档案。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纸张和照片,仿佛时空隧道,帮助每个翻阅者回到了曾经的一个个重要时刻。接收、保管、技术保护、利用展示……每件档案来到北京市档案馆,都会接触不同岗位的“档案人”。他们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各自的方式与档案进行着“时空对话”。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