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先进农机走入万亩良田 新型职业农民阔步奔向现代化
做大有机农业文章 壮大农业工人队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进农机走入万亩良田 新型职业农民阔步奔向现代化

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绿色迸发的春天,记者来到京郊顺义的赵全营镇,这里一派现代农业的美丽田园风景。从最初的农机修理商店,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再到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就是这里的一支强劲生力军,带领着当地农民升级为新时代职业农民,利用先进农业技术种出万亩良田。

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北京市最早一批成立的合作社。创办人陈领早先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机配件商店,帮村里人修理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店虽不大,但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候,个人的机械故障率高了打算淘汰,就放在修理部卖,但有的机械搁了好长时间也没人买,我就把它们收过来,到了麦秋帮农户进行收割作业。”陈领回忆说,这就是最初的农机队雏形,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了,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陈领觉得这是个好政策,说干就干,就成立了当时顺义区第一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初期主要从事农机作业服务、配件销售、农机维修等服务,在立足农机作业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全程托管等形式,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012年,北京市政府在顺义区赵全营镇实施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工程,合作社流转了赵全营镇8个村的6300亩土地进行统一种植,上茬种植小麦,下茬种植玉米,实施水肥一体化,选育优良品种,实施物联网科学管理,打造了现代农业的美丽田园风景。

土地流转后,实施规模化种植有了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合作社把流转土地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科学种田的培训,合作社还给来上班的农民上了五险一金、带薪休假,成为新时期的职业农民。“现在的生活水平,当初连想都没敢想。”社员刘宏顺加入合作社6年了,他不光是社员,还是合作社的职工,“月月有工资,上着五险一金,还有带薪年假,跟城里工人一样,我现在是‘农业工人’,将来退休也能有养老金了。”提到现在的生活,老刘满脸藏不住的知足。

让种了半辈子地的刘宏顺更不敢想的是,同样是种地,现在比从前可轻省多了。“现在全是机械化,没什么体力劳动。”老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大田种植部,一共十五六个人,负责七千亩大田的种植工作,这要是在过去,一个人顶多能种三四十亩。辛苦一年,也就落下一两万元。现在工资加上绩效,一年他一个人就能挣个八九万块钱,再加上年底社员分红,稳稳的十多万收入。

2019年,合作社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每天工作在万亩示范园里,刘宏顺觉得这片熟悉的土地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工厂。近年来,通过项目实施开展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和应用,这里已成为各种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基地。合作社采用小麦新品种和玉米移栽高产新品种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利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微喷和指针喷灌,不但节水,而且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板结;再通过农情监测系统,示范区内设立气象观测站、墒情监测站,及时提供气象数据、墒情情况,有效地指导了田间管理,确保具体地块具体管理。

在种植万亩良田的同时,合作社还运用农业科普观光的形式,注重参与、娱乐、体验、生产等功能的结合,打造以万亩粮田、千亩菜园、百亩果园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普田园农场,将科研生产、科普教育、知性旅游、休闲娱乐紧密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进一步融合,整合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休闲观光,助力农民增收。2019年总收入5000余万元,吸收劳动力335人,同时带动了周边5000多农户增加收入。

眼下,小麦返青,长势喜人,漫步田地间,陈领说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合作社将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扎根农业生产,产出更加优质的农产品及蔬菜,“我们将一直深耕在农村,通过新型合作社,将这片希望的田野建设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基地。”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