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春季预防心梗偷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季预防心梗偷袭

 

春季乍暖还寒,冷空气活动频繁,是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当遇到突发情况,如何才能对心梗者伸出援手?怎么做才能减少患者猝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健教授为您讲解如何应对心梗。

为什么心梗爱在春季“偷袭”?

气温变化无常

天气忽冷忽热, 容易引起血管痉挛。一些老年人因本身就患有冠心病,气候的骤然变化极易诱发心绞痛,突发心肌梗死。

户外活动多 耗氧量大

气候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 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人对活动量掌握不好, 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流行病诱发心血管病

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期,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防心梗 送您4个“贴心药方”

心梗症状多 胸痛别忽略

胸痛的确是心梗发作的常见征兆,不过要注意 “男女有别”。

研究发现,男性急性心梗发作时持续前胸剧痛、大汗更为常见。女性急性心梗发作时,胸痛、大汗等典型症状少于男性,而放射痛、恶心、呕吐、气短、乏力、持续后背痛、持续上腹痛及大小便失禁更为常见。随着年纪增加,老年人急性心梗发作的典型心肌梗死症状比例逐渐下降,而气短、持续上腹痛等不典型症状比例增加。

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甚至20分钟还没有缓解 ,就要当心是否为心梗!

“病在心上,疼在别处”

心梗除了典型表现,还可能“病在心上,疼在别处”,这种疼痛叫做 “放射痛”,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疼、喉咙疼痛、头晕头痛、颈部疼痛、下肢疼痛、轻度咳嗽和气促等,因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耽误治疗。

心源性牙疼 也是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痛点不确定,且疼痛剧烈,止疼药不能缓解。

喉咙疼痛 咽部阵发性疼痛,颈部有紧缩感,呼吸不顺,常伴有出汗。

颈部疼痛 两侧颈部疼痛,后出现心悸气短。

下肢疼痛 下肢剧痛,伴胸闷。

咳嗽喘息 发生咳嗽、喘息,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

“无疼痛”心梗 一些高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突发心梗时可能没有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而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体检一定要关注好血脂

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的原因是由于胆固醇升高所致。在众多危险因素当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居民应该定期进行血脂的检查,要及时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便评估自己患病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0岁以上 每5年至少测量1次血脂。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每年都测血脂。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 每3-6个月测1次血脂。

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根据《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 睡前、晨起后, 可以适当喝点水。拒绝熬夜、压力过大,不利心血管健康。浓茶、香烟会损伤心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硬化。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尤其不能暴饮暴食。每天最好有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感到疲劳就调整,别强求。此外,还要保持开朗的心境。

生死一线 心肺复苏能救命

您知道吗?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人数高达54.4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500人发生了心脏骤停,其中,90%发生在医院以外,能够存活的人数不足1%。

刘健教授介绍,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的1分钟之内开始进行心肺复苏,90%以上的猝死病人还有生还机会,而每延迟1分钟救治,病人的存活几率就会下降10%,10分钟后再开始心肺复苏,存活几率的几乎为0。

因此,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是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但是,救护车和医生很难在黄金时间到达现场,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或许这个“举手之劳”就能救人一命。那么,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应该做什么呢?其原则主要是:一唤、二看、三呼、四复苏。

一唤,判断是否有意识 如果病人突然倒地,应该先跟他说话,轻拍双肩,没有应答视为无意识。

二看,判断是否有呼吸和脉搏 如果病人没有意识,应在10秒之内观察病人的胸廓有无起伏、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三呼,呼叫120急救系统 判定病人没有意识、没有呼吸后,应立即呼叫120。

四复苏,开始心肺复苏 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检查病人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果有,需要及时清理;将病人平放于平坦而坚硬的平面,如地面上;解开病人的上衣。随后,进行胸外按压,以跪坐姿势,伸出一手,把掌根放到病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手背手指相扣,并翘起手指。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用力地往下压。注意肘部不可弯曲、手臂伸直、肩膀位于手掌上方,使按压力量直接作用在病人的胸骨上。

如果被救者是普通成年人,按压胸廓的幅度需要下沉5-6厘米,按压速度要达到100-120次/分钟,差不多每秒2次,按压下去后,也要让胸腔充分回弹。

胸外按压30次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2次。方法是,一手让病人仰头,一手托起下巴,捏住鼻子,用嘴巴包住嘴巴,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在1秒以上,吹气时,如果看见病人胸廓隆起,说明人工呼吸有效。

每组心肺复苏,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5组为1个循环。心肺复苏不能中断,需要一直坚持到被救者恢复意识,或者专业救护人员到场。如果不愿意做人工呼吸,坚持做胸外按压直到救护人员到场,也是可以的。如果单人体力不支,可以多人接力,但关键是要保证心肺复苏的质量。

□本报记者 闫长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