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风清景明话清明
北京市47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表
探索老年疾病控制 与标准化“三融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清景明话清明

 

《岁时百问》中提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2021年4月4日为清明节气,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清明前后应如何养生呢?近日,记者采访到北京电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金安琴、中医理疗科专家李春华、变态反应(过敏)科主任任华丽,围绕清明时节的饮食、衣着宜忌,以及多发的过敏性疾病给您带来温馨提示。

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清明时节,“饮食方面不宜暴饮暴食,规避刺激性的热性食物,适合吃些清淡的食物。”金安琴提示,“这个时候要少接触干辣椒、辛辣的火锅,还有,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也不宜多食。因为这些食物主动性浮,多食会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还会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再有,水产品中的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蟹等,大多性寒咸腥,是易诱发过敏性症状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等过敏性反应的食物,而且是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的食物之一,过敏体质的朋友尽量不食或少食。”

金安琴介绍,清明时节,应多吃蔬菜。新鲜的芽类蔬菜可多食用,最佳选择是春韭。此时萌发的韭菜,其性温升发,是春天补药,可增加人体胃肠蠕动,起着血管清道夫的作用,以其补益肝肾而增加人体抵抗力作用。水焯之后切大段拌着吃,和鸡蛋炒着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清明时节可以适度吃些大枣、蜂蜜等味甘的食物,具有健脾疏肝的效果,既可及时补充身体的能量,也具有养肝血的效果。对于体质偏弱气虚人士,可适当选择西洋参、生晒参、党参等补益而又不致燥热的食疗方法。

穿衣遵循“保守”原则

李春华提示,清明时节,随着气温回升,衣着上开始除去冬装,轻装外出,但是要遵循“保守”原则,因为初期气温多变,谨慎为宜。清明外出踏青,人们往往容易衣着单薄,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应及时添衣,不能怕麻烦,要防止受寒、淋雨。晴天外出和运动容易出汗,出汗后要及时换衣,保持温暖干燥。

“气温回升、春暖花开,这时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时节,脚汗也开始逐渐增多。因此,春季穿鞋要注意透气性、保暖性和吸湿性三大特点,还应注意到式样及尺寸大小。”李春华介绍,一般而言,应选择鞋帮较深一些的鞋款,尺寸大小应合适。很松的鞋子穿着不便,容易疲劳,而且保暖性差,但是过紧的鞋子会压抑皮下毛细血管,影响正常的代谢功能。

减少与过敏原接触

“就季节性过敏而言,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等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与过敏原的接触。但在家通风时,花粉等过敏原也可能趁虚而入,诱发过敏。”

任华丽说,在过敏季前1到2周开始服用抗过敏药物,花粉季每天坚持服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过敏症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减轻鼻腔黏膜水肿,还能有效减少附着在鼻腔的大量花粉进一步进入体内,有效减轻过敏症状。

此外,任华丽建议,花粉症患者外出在戴口罩的同时,也建议佩戴花粉眼镜。开车关闭车窗,回家后关闭门窗。室内开空气净化器,及时换衣、洗澡、洗头发,进一步减少花粉接触。

相关链接: 清明节习俗知多少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扫墓祭祀是清明节的核心。

此外,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近年来,全国各地会根据不同的气候开展一些花卉节、采摘节,为人们外出郊游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活动。

“又是人间四月天,清明时节放纸鸢”,这个时间以后,风和日丽的天气增多,人们开始放飞风筝。放风筝时,仰望蓝天,看着跃动的纸鸢飞到高处,心情格外舒畅。当风筝飞得很高时,剪断或松开风筝线,代表着疾病和灾祸随之散去。

清明时节还有一些特别的食物,比如青团,也叫“清明果”。制作时用草汁和糯米粉混合,里面包上豆沙、芝麻等馅料,捏成小团,蒸熟,碧绿晶莹,好看又好吃。现在改良的青团里还会包上蛋黄、肉松等,口味更加独特,老少咸宜。

□本报记者 盛丽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