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凝聚了无数大国工匠的智慧。人民大会堂是怎么设计建设的?民族文化宫具有什么特色?工人体育场改造如何进行历史传承?日前,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记者见到了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等建筑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共同讲述了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
开工:全国上下艰苦奋斗“大协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人民大会堂等一批建筑物在北京建成。十大建筑是怎么来的?人民大会堂从定方案到开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开工到完成用了10个月的时间。其他几个建筑项目也是快速竣工,为什么十大建筑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参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设计工作的建筑结构专家李国胜表示,大协作是这个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李国胜回忆说,人民大会堂的方案定下来以后,交给了北京规划局设计院,也就是北京建院前身,但是有多方参与。比如说声学专家,钢结构部分由当时的钢铁设计院、钢结构研究所来负责,装修由工艺美院负责。
建设时期,采用了非常规的“三边”工作法,也就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做建筑设计的人都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应对突如其来的设计变化,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考虑问题非常细致,要留有余地。
“当时的设计人员除了要完成图纸,还要配合施工,晚上都要加班,整晚都在设计图纸也不奇怪了。常常连续两个晚上加班,到了第三天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下车了。就是通过这样的努力,给施工创造条件。1959年3月初我们已经完成了钢结构部分的全部图纸,一共3600多张,这么短的时间能完成,靠的就是艰苦奋斗。”李国胜说。
施工中用的材料,来自全国200多家加工单位。有好多都是外地直接加工的。比如,李国胜参与设计的民族饭店,就是全国第一个全装配结构,柱子、梁、楼板都是装配,而这种形式后来还进行了推广。
为缩短施工时间,需要在复杂的施工地形上创造更多施工面,工人们通过穹顶和挑台顶上成百上千个灯孔,从钢梁上垂下一根根不落地的杉篙,又在这些杉篙端部倒悬横向的“顺水”杉篙。最终把整个大礼堂空间做出了天外有天的8层操作台。施工工人从1000多人猛增到6000多人,短短40天就完成了常规状态下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施工工地上,上万名建设者昼夜苦干,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活动,涌现了很多著名的青年突击队,比如“胡耀林木工青年突击队”“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李瑞环木工青年突击队”“丁庆云混凝土工突击队”。这些建筑能手在工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也成为了被全国人民敬仰的劳动模范。
“我那个时候,在北京上高三,也去十大建筑的施工现场参加过劳动。”马国馨笑着说,“那个时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要能到工地上帮忙搬一块砖,都觉得特别光荣。”
竣工:“水天一色”尽显民族文化
在当时,举全国之力,集大家智慧的十大建筑,达到了专业技术的顶点,备受瞩目。那么这些建筑蕴含着哪些文化符号,又有哪些技术创新?
北京建院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表示,十大建筑奠定了北京今天的城市基本格局。北京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中轴线,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符号。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长安街这样一个政治的轴线初步形成,十大建筑中有六个建筑都位于长安街及其附近,它构建了首都基本雏形。
他介绍,人民大会堂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项目。整个建筑风格考虑到实用性以及它所代表的新时代的形象,所以建筑形式没有简单地采用传统的大屋顶,而是通过平顶加上倒置的琉璃瓦,这样一个装饰线条,形成了一个民族的符号。
大会堂的柱廊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整个柱头和柱础都是用了中国传统的虚拟莲花这种方式,但是柱头和顶部的衔接,采用了新式的砖石结构。中西结合很巧妙的解决了建筑的功能问题。此外,大会堂内有很多中式的花饰,强调了它是中国政治建筑的代表。大会堂空间处理运用了“水天一色”的方式,改善了建筑感受,让天花和墙能够融为一个整体。
大会堂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东侧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时它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两个馆。这两个馆的总面积只有6.5万平方米,和人民大会堂的17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为了解决这两个建筑的平衡问题,设计师很巧妙的采用“目”字布局,通过比较大的院落和柱廊,把比较小的建筑规模尽量展开,让它可以和对面的人民大会堂取得一个比较对应的体量,并且通过人民大会堂的实与空的柱廊,形成一实一虚,交相辉映的一种变化,是一个很巧妙的处理方式。
民族文化宫是为展示各族文化、社会生活而建设的一个建筑。主要是让全国各族人民在这里面能够看到整个北京市的全景。民族文化宫也没有采用简单的大屋顶方式,而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的方式,通过一个比较秀气挺拔的尖塔,突出了民族文化宫这样的一个形象标志。颜色采用了孔雀蓝,显得更加轻盈,更加民主自由。
焕彩:工体将被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1959年的十大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精神财富。它们不仅在当时给人以鼓舞,在现代,依旧能给人以启迪。
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表示,建筑是文化科技的产物,它像人一样有寿命,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比如北京建院的老设计师们,几代人服务于人民大会堂。其中,李国胜老先生从当时建设到现在,常年为人民大会堂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而现在,备受关注的工人体育场的改造设计就在进行中。“当年,这个地方是一个苇子坑,有大量的积水,没有什么现有建筑,所以建成一个体育设施相对容易。”邵韦平介绍,为了节省造价,整个的排水系统就利用它自然的地形来进行解决,利用现有的低洼地带形成了一个水面景观系统,同时也是丰水期的蓄洪场所。
工体是中国第一个可以开展大型活动的场所,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综合性体育场。工体的外立面采用了简约大方的处理模式,秉承了勤俭节约的精神。工体前广场的几组体育雕塑,更是浓缩了众多市民对一个时代的记忆。“改造后的工体将成为一个拥有传统外观的现代场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设计院院长、工体改造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杜松表示,工体承载了很多历史与时代的记忆,改造中,将会在尺度、比例、色彩等方面进行微调,尽量与老工体的历史形态呼应。同时,改造后的场地,要符合国际大型专业足球赛事的要求,场馆内的软硬件都将进行升级。比如,调整座位行距、间距等,提升观赛体验;优化公共区域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人观赛;增加罩棚,提升场地的遮蔽性。
杜松透露,为了延续和传承老工体精神,改造后的工体将新增一个工体文化博物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体先后进行了三次结构加固和一次设施改造。从历史沿革来看,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工体的建设工程,我们也希望工体精神,能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得到传承,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博物馆性质的空间。”
“我们的目标,是把工体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杜松说。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