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凉水河边有一群“护水工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凉水河边有一群“护水工匠”

凉水河管理处第一管理所所长王贺雨(左二)和同事们一起打捞河中的水草和垃圾
张雅彬在巡河途中,纵身跳入河中打捞起一辆共享单车
职工们定期检查闸门设备
3月12日,阴雨,气温只有7℃,第二管理所党员活动的内容是清理排水道
老师傅手把手教青年职工进行设备养护
 

凉水河,流经7个区,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695平方公里。这是北京南城地区最大的排水“动脉”,也是北京主要的排污河道之一。凉水河以前被老百姓称为“臭水沟”,如今却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清新景观,还成为不少网红的“打卡地”。凉水河旧貌换新颜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护水工匠”。

凉水河通州段,远远地就看到一群白天鹅在水中嬉戏。突然,有人一个纵身跳入了河中,原来是护水职工张雅彬。“刚才我巡河时看到河里漂浮着一辆自行车,这不得赶紧打捞上来呀?”张雅彬是凉水河管理处第一管理所副所长、通州工作组组长,3月12日这天,天上正下着濛濛细雨,气温只有7摄氏度,他的衣裤都湿透了,“遇到河里有东西,我们都会立即打捞起来。”凉水河通州段全长27.76公里,一共有3个人负责水政巡视,每人每天负责9公里的河道巡检。9公里,听起来轻松,但一个来回就是18公里。这里的护水人幽默地告诉记者,“已经习惯每天长途跋涉地巡河了,就是这样走有点费鞋哈。”

“下雨了,您注意安全,请勿遗弃垃圾,天冷,早点回家吧。”看到来河边拍水鸟的摄影爱好者,巡查员立刻上前提醒。“凉水河经过水环境综合治理,已经由臭水河变成了水鸟的乐园,大批野鸭、天鹅、白鹭、灰鹭等鸟类来此栖息,河道内也出现了鱼虾,来拍照的也更多了。”张雅彬说,“这是我们伙伴们最爱看到的一幕。”

“现在的来水都是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河道,我们巡检主要看河面是否有垃圾与漂浮物,再看看水质是否有问题,确认是否有偷排污水、违章施工等。”凉水河管理处设有“四级巡视”,每个河段都要经过重重把关,保证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凉水河管理处第二管理所所长王思远说,“大家都像一群绣花工匠,像爱护自己的院子一样雕琢着凉水河,咱们绝不允许有一点点瑕疵玷污这美景。”

再过几个月,就要到汛期了,凉水河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着备汛了。第一管理所所长王贺雨带着人在打捞水草、保养闸门,第二管理所的职工则开始着手清理排水管道、清点防汛物资……“其实这条河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行洪。春天来了,汛前检查和准备工作也得开始了。我们有一股心气儿,在保障安全度汛的同时,还得让这条河成为亮眼的一道景观呢。”王贺雨说,“凉水河变清了,变美了,我们多累点没事儿。”

□本报记者 高铭 /文 陈艺/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