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用20年叫响了“渔儿沟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用20年叫响了“渔儿沟村”
——记北京市劳模、房山区拱辰街道渔儿沟村党支部书记梁志全
渔通圣泉小区落成,梁志全(中)为居民发钥匙
梁志全在大门口执勤
梁志全带领班子成员及各物业负责人与南大门执勤工作人员合影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讨论的热词。那么,乡村振兴该怎么干?在房山区拱辰街道渔儿沟村,有一位支部书记,20年里,他把整颗心都扑在了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上;他把一个贫困的小村庄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将村民从低矮的平房里移居到了宽敞的楼房中;他用勤勤恳恳的付出,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奋力奔跑出无限的长度。他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村委会主任”……他就是——梁志全,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渔儿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转眼间,梁志全已经在渔儿沟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干了整整20年。回首走过的岁月,已经60岁的梁志全感慨又欣慰。他说,他是一名农村基层组织的村支书,作为村民的勤务员,他的工作就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谋幸福。让他欣慰的是,他让村民过上幸福日子的梦想一点点实现了。

当好勤务兵

把村民当成亲人,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

渔儿沟村位于良乡卫星城中心,距京石高速路出口约1000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渔儿沟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代,村东与行宫接壤,历来是帝王将相南巡必经之路,自古就有皇差大道之称。然而,过去因为贫穷落后,即便是家门口的房山人,也很少有人知晓这个村庄。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污水到处流,走路摔跟头”是渔儿沟村民曾经生活的真实情景。看到村里的窘困状况,梁志全这个土生土长渔儿沟村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作为党员,有义务带领大伙儿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001年,梁志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走马上任后,他首先抓住了房山区府东移、良乡卫星城扩建的机遇。在梁志全的带领下,村里自筹资金建起了建材厂,当年获利17万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至2004年,按照卫星城发展规划,村里启动了旧村改造工程,先后建起了6万多平方米的商住楼,还获得利润700多万元。渔儿沟村走出了一条“服务卫星城、加强村政建设、进行危房改造,招商引资,使集体经济全面发展,村民共同致富”的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了,梁志全把心思用到村容村貌的建设上来。为此,村里开始投资修建公路、建起街心公园和健身馆……“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花园式村庄,让大家生活得更幸福。”这话,是梁志全在10年前许下的一个诺言。

如今,渔儿沟村早已经是楼宇成群树成行,面貌焕然一新。“现在一提‘渔儿沟’,房山人没有不知道的!”说这话时,梁志全满满的幸福感。谈到工作心得,他的话语简单又朴素:“就是要付出!不付出是做不到的!要把村民当成兄弟姐妹,当成父母家人!爱护他们,关心他们!”

当好领头雁

疫情防控一马当先,重点工程圆满完工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突袭而至,经济发展立即受到冲击。但渔儿沟村,却在梁志全等老党员的带领下,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不仅防疫防控的管理,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还圆满完成了房山区重点工程棚户区改造项目。

2020年1月21日,正当人们准备迎接鼠年春节之际,突然收到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疫通知。新冠疫情发生后,梁志全第一时间就为村里编织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渔儿沟村紧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和良乡机场,优越的交通条件,此时却成了对抗疫情的难点。全村几个小区大小门共计15个,为了确保辖区群众平安,经过选择,最后封闭了村内10个小区出口,只留5个门,这样便于出入人员的管理。然后,在梁志全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由党员和村民志愿者组建的6个小组:检查督导组、宣传报道组、数据统计组、物资供应筹备组、安全保卫组和卫生清洁消毒组。村两委班子成员,物业正副经理办公室人员齐上阵,坚守在一线,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辖区内共计成立了80多人的防疫防控队伍。各门岗3到4班倒,24小时坚守岗位,严防死守。

同时,为减少居民村民少出门,一方面梁志全每天对门岗检查,嘘寒问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方面他每天都要去超市检查,保障村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不受影响。就这样,边干边摸索经验,从开始不完善逐步改进完善管理,为村民筑起了一个安全岛。

防疫防控人员站岗坚守的艰辛,感动着村民们,他们自发地进行爱心捐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谢。去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也是防疫最关键的时刻,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干部赵淑芬,看到在梁志全带领下的防疫防控人员无论刮风下雨、风雪交加都24小时坚守岗位,很是感动,他来到桃园物业进行爱心捐赠后,一边骑着车子一边掉眼泪。事后,他给梁志全发短信说:“那么冷的天,白天夜里都有那么多人执勤,顶严寒冒风雪,你们在外防疫站岗执勤,保一方平安,我们业主对你们非常感谢!”

“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居民的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梁志全一边回复信息一边联想起了手头上亟待解决的各项工作:棚户区改造千头万绪、又赶上疫情工程不能正常施工,又不能耽误百姓搬上新居,还有防疫防控人员自发站岗坚守的艰辛……想到这儿,梁志全不由地泪流满面。那天,他代表渔儿沟党支部村委会对全体村民发出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说:女士们三八节快乐!在岗执勤人员辛苦了!感谢全体村民在疫情当中不出门、少出门,为辖区安全做出的贡献……

就这样,在梁志全的带领下,渔儿沟村在时间紧,任务重和重重困难的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圆满完成了重点工程渔儿沟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也圆了全村老百姓的安居梦。

今年春节前夕,渔儿沟村新建回迁小区“渔通圣泉”建成, 375户百姓结束了多年在外漂泊的历史,也意味着全部村民都实现了上楼梦。村民王大爷说:“拆迁进行几年了,就盼着这一天,新房子交通便利,配套设施也齐全,老街坊又能聚到一起了。” 当好引路人

向智慧小区迈进,让村民老有所养

让村民家家户户住楼房,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梁志全一直坚持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可是,村民从旧村搬出来住进新村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生活该如何继续?而这些,梁志全早在多年前筹建新村时就已经着手了。为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筹划兴建了商业街,每年产值几千万元,不仅方便了百姓生活,还能安排部分村民就业。今年,在渔通圣泉小区竣工准备筹建物业班子时,在招工用人方面,梁志全要求物业招聘要优先考虑本村村民。梁志全说,“本村村民只要有意愿能就业可就业的人员,我们都会努力去根据具体需求帮助解决。”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村民在有乐居、享优居,渔儿沟村各项工作走在了不少小区之前。 就拿垃圾分类来说,村里早已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定点投放,而且基本不用引导员了。 “小区里垃圾少了,环境更好了,夏天蚊虫都特别少!”采访中,居民李女士说。

20年来,在梁志全的带领下,渔儿沟村多次被评为“首都文明村”“先进村委会”“五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梁志全也先后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村委会主任”等几十项荣誉,被村民亲切称为“亲民书记”。

有收获就需要有付出。一起工作的人知道,为了工作,梁志全比常人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就拿去年来说,在棚户区改造项目期间,梁志全的嗓子做了手术,医生再三嘱咐不要说话,可工作千头万绪,各种文件要审批、老百姓的各种工作要解释告知……怎么能不说话呢?而这些,在梁志全眼里早已经不是个事了,这些年里像这样带病工作的情况他根本就数不清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其职尽其责!”

如今,渔儿沟村民们从低矮的平房搬上了有着电梯的6层楼房,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都改善了。可是,梁志全工作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放缓。采访时,他说,他正忙着为村民们办理农村转城市的手续;他要把这个回迁小区建成管理完善的高档社区,为村民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向智慧小区迈进;他要让乡亲们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本报记者 博雅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